俗语以口头的方式广泛流传于民间,覆盖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多数人们通过日常观察和经过时间的验证总结出来的经验,多多少少给后人留下了一些启示和警告。
不知大家听没听说过这句俗语“老少不同路,男女不同席”,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有没有道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老少不同路”
单从字面看,意思就是说老年人和少年人不走同一条路。听起来似乎一点也不合情理。难道老年人和少年人就不能走在一起吗?这也是俗语的隐晦之处,俗语虽然字句简短,其实却有着丰富的内涵。
“老少不同路”这句话里的“老”就是老年人,一般来说,人过了五十就算是已经进入了老龄化阶段,按正轨的说法:“十八为成年人年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为一甲子,人过七十古来稀”。
由此可见,老年人实指的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三十岁到六十岁之间为中年,十八到三十岁之间为青年,十八以下为少年。可这句话里的“少”,却并非指十八岁以下的少年,应该指六十岁以下的所有人,毕竟人们常常用“老少皆宜”来代表所有人。
这句话里的“路”其实也并非完全指的是道路,次要的指的是思路。人老了,已跟不上发展的趋势,在思路上和年轻人肯定不会一样,因而也就有了“老少不同路”的说法。
这句话就是告诉年轻的后生们,要有积极拼搏的精神,努力向上,与时俱进。不同路不同的是拋弃旧的思想观念,创造新的人生。但毕竟老人也有了几十年的阅历,伴随时代一路走过,所以我们年轻人要在老人所走过道路的基础上开辟新的未来,新的道路。
“老少不同路”这句话,同时告诉老人们,不同的时代要有不同的思路,本人跟不上时代,该放开的要放开,不当年轻人的伴脚石,在不同的道路上让年轻人自在飞翔,去追随美好生活和新的人生道路。
这句话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很有道理,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启示,在生活和工作中让我们过得更好。那么,“男女不同席”又是什么意思呢?
“男女不同席”
意思就是说,男人和女人不可以同时坐在一起吃宴席、酒席。“席”缘自于古代的人们没有桌子、席地而坐,后来演变成了宴席、酒席之说。
“男女不同席”这句话,也是人们受封建礼仪而产生的,在我国古代,人们“男尊女卑”思想严重,女人可以说是拿不到桌面上的人,只是男人的一件附属品。封建社会的人们认为,如果家有客人来,在宴请客人时,女人是不可以抛头露面的,如果同时坐在一起吃饭就是对客人的不尊重,可见,在以前女人的地位是相当低下的。
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男女社会地位平等,这也是新社会对女人的公平待遇,女人也是人,有时在某方面女人所创造的价值却是男人所做不到的。
现在的人们已没有了以前的封建思想,男女在一起吃饭聚会也是很正常很自然的事,显然,“男女不同席”这句话已不适合现在。
“老少不同路,男女不同席”这句话告诉我们,旧的时代已经过去,在发展中的今天,我们一定要理性的去认识,对于一些陈旧的观念该舍弃的一定要舍弃,对于一些好的东西该保留要保留,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只要这样,文化传承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社会也才能够更进步!
上一篇:人生聚散皆缘份,天涯望断雁无痕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