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意见。而此事也预示着,随着美国的介入以及中菲关系的紧张,菲律宾国内的风向已然出现了新的变化。
【报道截图】
在这些高级法官看来,此案涉及对外关系,而不是单纯的自然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利用问题,本应该通过外交渠道处理,而不是走菲律宾内部的法律流程。如果在没有充分理由的情况下,单方面判定与中越的联合勘探协议“违宪”,只会给菲律宾的国家安全乃至于国际地位,都带来不必要的风险。但是木已成舟,时隔两个月,这两
情愿以理性务实的态度,去梳理这起“违宪”的闹剧,不失为一个很明显的信号,那就是对小马科斯如今采取的南海政策,表示反对。
到今年1月,小马科斯访华归来后,才翻旧账判定“违宪”,更多是意味性的意味。很可能是菲律宾内部的强硬派,在通过这一方式,有意淡化小马科斯访华的影响,给后续合作制造法律层面的妨碍。由于小马科斯访华期间,南海局势还不像现在这样剑拔弩张,因而这个判决出台后,虽然众说纷纭,但影响其实处于可控范围内,并未给中菲双边关系形成太多冲击。
只是在仁爱礁事件后,小马科斯政府的南海政策越来越偏激,甚至呈现出失控的迹象。最能否合理,还给出了明确的反对意见。这些其实说明,菲律宾国内的反对声,正在变得越来越大,而且还有另外一个特点,那就是自下而上。从普通民众再到精英阶层,都开始用各自的方式,表达对局势的担忧。毕竟,一旦南海局势生变,菲律宾谁都无法置身事外。
【美防长奥斯汀访问菲律宾】
比如说,此前美防长奥斯汀访问菲律宾,跟小马科斯谈军事合作,签订深化双边防务关系的协议时,菲律宾大量民众列。
站在我们的立场上来看,反对的声音再大,也不一定能改变小马科斯政府的想法。倒不如说,菲律宾内之所以还存在理性的声音,中国在南海方向上开辟的两条外交阵线,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
第一条阵线,基于中菲之间的经贸关系。杜特尔特执政时期,在外交政策制定过程中,无意识疏远美国,淡化南海问题,让中菲关系经历了难得的黄金发展期,给菲律宾带来了实打实的经济利益。小马科斯在竞选时,也承诺会继续发展中菲经贸关系,也恰恰是在投合菲律宾民众的普遍诉求。他们很希望小马科斯能延续老杜的外交政策,而不是走阿基诺三世的老路,制造对抗,激化矛盾。现在,他们也意识到,如果小马科斯执意在南海问题上采取激进态势,中菲关系再度恶化,并不是没有可能。
第二条阵线,则是基于中国与东盟对南海问题的全体共识。这个就要结合前面中菲越的合作勘探协议来讲。正如前面所说,这份协议的重点,不在于自然资源的归属权,而是为妥善解决南海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思路,虽然协议已经到期,但是思路以及模式都是可以自创的,也能为中国与东盟制定“南海行为原则”提供参考。
【东盟全体希望能与中方在南海达成有约束力的行为原则】
这里要留意的是,越南跟菲律宾,既是东盟的成员国,也是南海周边国家。换句话说,如今菲律宾单方面认为该协议“违宪”,冲击的不只仅是中菲关系,东盟方面也意识到,菲律宾对南海问题的看法,似乎跟其他成员国似乎并不在同一个频道上。在跟美国开展更深层次的军事合作后,菲律宾能否还情愿和平处理南海问题?这些都是东盟必须要严肃考虑的。尤其是中国与东盟此前刚结束了“原则”的磋商,有分歧,也有进展,正是需要进一步协调的时候,菲律宾如果这时候在南海制造事端,只会给后续谈判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为此,东盟近段时间也在有意无意地敲打菲律宾,要后者对相关问题保持克制的态度。
不过站在我们的立场上来看,即便外交阵线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对于南海局势生变的可能性,我们也要秉持底线思维,也就是要为最坏的情况,做好最充分的预备。因而,南海方向上的战备,也不能落下。光靠东盟跟菲律宾本人反思,自我纠正,等于把自动权拱手让人。尤其是还有美国这个最大的干扰因素在。中方需要发挥平衡作用,通过多管齐下的方式,确保菲律宾在内的东盟国家,能够对南海作出理性的决策,而不是被美国牵着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