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从提刑官宋慈到西门庆:山东提刑官的前世今生|诗解金瓶梅第30回2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热极:山东提刑官的前世今生

话说蔡京笑纳大礼后,第一时间回礼:填上空头任命状,西门秒变真正大官人——山东提刑副千户。

山东提刑副千户,是个什么官?

相当于今天的省公安厅副厅长。

哦,还不止。

看过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都晓得,省公安厅长是个多么显赫的实权派。哪怕只是副职——

现实上,西门这个副职有蔡相爷撑腰,其实比夏提刑这个没有根基的正职要稳靠得多。也威风得多。我们很快就会见识到。

这不是热极是什么?

大宋官位何其多?笑笑生为何让蔡京给西门安排了这么个职位?

让我们继续科普、深挖“提刑官”——

刑官:执掌刑狱的官。《周礼》把官职与天、地、春、夏、秋、冬相配,称为六官。秋天肃杀万物,所以司寇为秋官,执掌刑法,称刑官。——这个也是金瓶梅30回,西门庆加官,为何是提刑官的一个缘由

金瓶梅,是一部深秋的书。

欧阳修的《秋声赋》与金瓶梅的关系极其密切:

秋声赋,其实写的是秋天的酒色财气——先写“色” ,“其色惨淡,烟霏云敛” ,秋天降临,草木摇落,一片昏黄,是为“惨淡” 。烟气飘飞,云雾消失,概括了秋色的特征。

继写“容” ,“其容清明,天高日晶” ,作者把秋天作为一个艺术抽象来描绘,写出它的特有容姿,清明洁爽,天气高远,阳光灿烂。

再写“气” ,“其气栗冽,砭人肌骨” 。栗冽是概写秋气之寒,用“砭人肌骨”的独特感受,将秋气进一步予以突出。

后写“意” ,“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水瘦山寒,草木凋谢,当然显得萧条冷落。

最后写“声” ,“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渲染了秋声的特征,秋声的威力,呼号而至,奋发而起。

同时,西门为何经商,做个商人,秋声赋也有很好的解释:商主西方之音。所以西门必须姓西门:夫秋,刑官19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提刑官是宋代所特有的,是“提点刑狱公事”的简称。“提点”就是担任、主管的意思。

宋代在“路”(与明清时期的“省”相近)这一级先后分设了转运司、提点刑狱司和提举常平司等机构,从地方派文臣担任转运使、提点刑狱公事 即“提刑官” 、提举常平公事。这三个机构合称为“监司”,其长官被称为监司官,都负有监察州县地方官的职能。

同时,这些监司官又有一定的分工。其中,“提刑官”担任地方刑狱、诉讼。

北宋太宗朝开始设立“提点刑狱公事”。朝廷选派文臣到地方,审理疑问案件,清理积压的旧案;到真宗朝逐步制度化,设置了提刑司的衙门。后来“提刑官”虽有暂时的撤废,但两宋大部分时间都是存在的。

提刑司多设在占据交通要道的州府,“提刑官”则每年定期到所辖的州县巡查。史载宋代“提刑官”的职能,除了监察地方官吏之外,次要是督察、审核所辖州县官府审理、上报的案件,并担任审问州县官府的囚犯,对于地方官判案拖延时日、不能如期捕获盗犯的渎职行为进行弹劾(《宋史·职官志七》)。

宋代杖刑以下的犯罪,知县可判决;徒刑以上的犯罪,由知州判决,而“提刑官”次要负监督之责;州县的死刑犯一般要经过“提刑官”的核准,提刑司成为地方诉讼案件的最高审理机构。

“提刑官”在巡查州县的监狱时,除了查看囚犯的人数、囚禁时间外,还审理疑问案件,平反冤狱,以及接受民众的上诉。

一句话,提刑官牵动千万底层百姓的疾苦:

这个岗位,实在是太重要太关键了。

看到这里,你想起了谁?

对,大宋提刑官宋慈。

2005年,电视剧《大宋提刑官》热播,让宋慈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还有片头曲:《满江红·狂风沙》

词作者:王凯娟

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叹。

空怅望,人寰无限,丛生哀怨。

泣血蝇虫笑苍天,孤帆叠影锁白链。

残月升,骤起烈烈风,尽吹散。滂沱雨,无底涧。

涉激流,登彼岸。奋力拨云间,消得雾患。

社稷安抚臣子心,长驱鬼魅不休战。

看斜阳,照大地阡陌,从头转。

作词人是位医学女博士。同行写给同行,果然到位。这首词,具体到音律,格调,押韵以及遣词方面或许有些许不足,但总体上瑕不掩瑜。

上阙开头句很有气势: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叹。

是的,仅金瓶梅一书里,就有多少冤魂!?

主题明确,一举为广大底层百姓申冤定调。

空怅惘,人寰无限,丛生哀怨。

这种现状,真是古今一般同。慈悲之心,呼之欲出

泣血蝇虫笑苍天,蝇虫代指底层劳动人民,面对压迫无力反抗的特征,只能感叹苍天不公,用这最初一笑接受这浑浊的世道。会不会有点近似兰陵笑笑生的笑?

孤帆叠影锁白链,读之令人怆然涕下,说的是世间依然有摸索,想澄澈宇内的国家栋梁、有志之士前赴后继,虽然这浓雾漫漫,危机重重。相比太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意象更苍凉,也落到了实处。

残月升,骤起冽冽风,尽吹散。

残月代表明君。作者感慨想要吹散世间迷雾,只能期望这残破不已,摇摇欲坠的宫廷中出现一名圣君,明辨忠奸,明察秋毫。显然,这是一种幻想与奢望。

下阙:滂沱雨,无底涧,涉激流,登彼岸。

说的是平冤昭雪的道路艰苦,处处皆是凶险。联想到电视剧《大宋提刑官》中第一集,宋慈出山第一个案件,就是接手同年好友被害案——堂堂知县都敢害,这条路上有多凶险,这条河里水有多深,可想而知。

奋力拨云间,消得雾患——勇气可嘉,是本人向浑浊的世道公开宣战。

社稷安抚臣子心,长驱鬼魅不休战:

这句可谓全词中最佳,战役性最强——相比上阙最初一句的明君幻想,此处矛头直指本末倒置的当今皇上,为保本人皇位稳固,一味放任朝中要员,这群魑魅魍魉却常年党同伐异,不顾及百姓安危,可悲可叹。

如果说上阙是王世贞风格,只反贪官不敢反皇帝;下阙就有点接近金书风格:连皇帝一起嘲讽了。

纵观全词,通篇使用大气豪迈的意象,但遣词造句又透露着悲伤绝望的基调,和金瓶梅有异曲同工之妙。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