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儿童文学,80后和90后脑海中,更多想的是郑渊洁的作品。自《童话大王》问世后,郑渊洁就给我们塑造了皮皮鲁、鲁西西、舒克和贝塔等抽象,整整影响了一代小读者。然而,随着时代的推移,北大教授曹文轩横空出世,以他特有的笔锋,霎时占据少儿文学的半壁江山。在他的作品中,时常能读到悲天悯人的情怀,在苦难中看到希望,痛苦中成长为铮铮男儿。
眼光向下,温情脉脉地诉说苦难
1954年出生于江苏盐城的曹文轩,幼年经历着人生的苦难,贫困没有压垮少年,反而让他更快地成长。生活的贫瘠,更敦促着小小的身体,汲取着精神的养分液——曹文轩时常到父亲任职的学校图书馆,尽情徜徉在文字编织的世界里。这里没有门户偏见,不用想牛奶面包,大家都在平等的维度里,倾听智者无言、老者睿智。
从中学开始,曹文轩便开始创作 ,如愿上了北大,毕业后优秀留校。人生履历至此改变,曹文轩在本人宠爱的文学殿堂,认真描绘着每一个故事。与文学结缘,便一发不可收拾,在之后的各大赛事和文学比赛中,尽情展示思想的深邃,笔锋所至,所向披靡。拿奖到手软,人们也逐步认识了“曹文轩”的名字。通过他的文字,结识了他的世界。
终于,厚积薄发,水到渠成般取得无上光荣。2016年的4月4日晚,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了“国际安徒生奖”,这是童话文学的最高殊荣,有着“儿童文学的诺贝尔奖”的佳誉。值得一提的是,曹文轩是该奖项设立六十年以来第一位获奖的中国人,此项殊荣堪比莫言的诺贝尔文学奖。甚至于因其专业性和特殊性,有过之而无不及。
哀而不伤的文学,面对困苦生活时的坚定态度,一如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的主席所言,“曹文轩用诗意如水的笔触,描写原生生活中一些真实而哀伤的霎时”。在曹文轩的笔中,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看到苏北平原风光,体会乡村少年的成长经历。不断成长的主题,加上浓厚的自传色彩,都成为他儿童文学创作的常见字符。
如水笔力,款款而谈另一种忧伤
与大多数作家不同的是,曹文轩主张儿童文学的“苦难阅读”,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成长的苦痛、人性的丑恶、情感的纠葛以及无处不在的伤感。他认为,儿童文学不该是一味地追求快乐,而是从忧伤和痛苦中得到精神的升华和感悟。苦难是最大的财富,生活的不易让人庄严而深刻,不至于轻浮与忘本。
强调文学的忧伤,并不是让儿童陷入颓丧和绝望,而是要体现生命与成长的宝贵,在阵痛中去固执追梦。苦难是人生的大学,从艰难困苦中走来,更能明白成功的来之不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在文学的梦想里,曹文轩练就了丈夫伟业,而他的读者又是稚气未脱的少年们,真是一段奇妙的旅程。
我们总能不经意间,在他的作品中感受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在一片闲适的生活中,讲述着少年的故事,笔尖所及,满是浓浓的人文关怀。他的作品关怀儿童的生存和心理,作家与学者的双重身份让曹文轩能够将人文的情怀,巧妙构思到文学创作当中。通过他的描写,读者的年龄层次跨越了儿童文学的界限,许多成年人也能读到珍贵的东西,这一刻我们是为本人而感动。
读《草房子》,为书中的人物流泪,也会为本人感伤,一种感同身受的难得体会。通读曹文轩的代表作,总能感遭到一种古典美,这是他所追求的独特美。“他一手持刀,一手持剑,学术是他的刀锋,文学是他的剑芒”,他用笔端建构一个诗性的天堂,实现美学上的追求。从中国的古典文化中汲取养料,固执地坚守文学的优雅和高贵,带着淡淡的伤感,忧郁背后又是美好与和谐。
走出枷锁,爱与不爱都是文学界大佬
曹大师的优秀作品,为他荣获了前无古人的殊荣,儿童文学的同行和读者们,给了他极高的评价。“不断努力用他永不衰减的热情,拓宽着中国儿童文学的宽度和深度”,他的悲天悯人就在每一个人物中慢慢注入,冷漠中有脉脉关怀,窘境中有殷殷期盼。他的作品,不只是儿童文学,更是一种跨越年龄界限的心灵感悟。
然而,文人相轻的古训,也在曹文轩和郑渊洁中延续。同为行业大家,却是见面如仇雠,两个人代表着“精英”与“草根”,“经典”与“通俗”的分歧。当年,一个是留校任教的北大学者,意气风发、要在少年文学中锐意进取;一个已经名满天下,打造出脍炙人口抽象的“童话大王”。曹与郑,本该是儿童文学的两座高峰,却上演了互相责备的肥皂剧。
审美、感动是曹文轩的注脚,草根、灵便是郑渊洁的标签,两个人就像江湖高手过招,于无声处听惊雷。先是爆出“书是有血统的,有高贵与低下之分,有爷爷书、爸爸书和孙子书的区别”。再是郑渊洁暗示被排挤,炮轰曹某人商业化太重,在国难面前推销书本,甚至用纳税人的钱造假等。曹文轩倒是淡定从容,一句“让大家去判断吧”,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无论怎样,曹文轩的文学功底不容置疑。他的作品,兼备文学情感与美学价值,就连苦痛哀伤,都是温暖而甜美,这些悲剧性的故事来源于他的亲身经历,又在文学创作中不经意的流露。读来似水流潺潺,静静洗涤人的心灵,哪怕只是涉世不深的少年。而已经成年的大人们,依稀在曹文轩的字里行间,找到本人的某个影子。
后记
作为中国的第四代儿童文学作家,接过前辈的辉煌,曹文轩实现儿童文学的巨大突破。这是属于中国儿童文学的荣光,更是对他本人的一份嘉奖。四十余年的坚守和追求,为我们找到了一处心灵的栖息地,这也许就是平凡中的伟大吧。
上一篇:《佐贺的超级阿嬷》 | 平凡中加点鸡汤,生活才更有味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