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在帮女儿选择高考意愿时,提出了“四项基本准绳”。
其中“四项基本准绳”分别是兴味准绳、优势准绳、创造准绳和利益准绳。也就是说,所选的专业最好是本人感兴味、有一定优势、具有创造性,同时有比较好的发展前景的。
在20年前,易中天就强调选专业时要看重创造性,而不能是那些简单的反复劳动,这点很具有前瞻性。
今天,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反复性劳动将会逐步被取代,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走向。相对来说,那些具有创造性的工作,要稳定得多。
想让孩子将来选择具有创造性的职业方向,首先在儿时教育中,就得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不过,问起到底什么是创造力,其表现又是什么,恐怕很多家长都会觉得茫然。弄不清这些,也就没有办法发现孩子在这方面的潜力,更不可能实行无效地指引。
后浪出版社出版的《发现你的创造力类型》可以协助家长们解开这些谜团。
《发现你的创造力类型》的作者是梅塔·瓦格纳。她是美国《波士顿环球报》的撰稿人,并在爱默生学院进行写作教学。写作是需要创造力的工作之一。不过,本书所引见的,并不局限于写作方面。现实上,很多工作,像科研、发明、设计、绘画、营销等,都需要创造力。就算是日常相处,头脑灵活的人,也总是能带给身边人惊喜,让生活充满乐趣。因而,这本书同样适用于每一位普通人。
本书中,梅格将创作者分为明星型、工匠型、先锋型、感知型和激进型五种。
明星型:有成为人群焦点的渴望,渴望被理解,希望本人的作品能够传世。
工匠型:对待创作态度严肃,能够从创作过程中获得欢乐。
先锋型:热衷于另辟蹊径、开宗立派。不怕质疑,甚至乐在其中。
感知型:创作时注重对于感情的挖掘。
激进型:努力于改变世界,往往和政治愿景挂钩。
明星型创作者希望登上舞台,成为大家凝视的焦点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伯特兰·罗素,认为人类有四种很重要的愿望:占有欲、竞争欲、虚荣心,以及权利欲。而这些恰恰是明星型创作人格所具有的动因。
罗素在解释虚荣心时,用孩子来举例:和孩子打过交道的人都清楚,他们会一边做滑稽动作,一边让大家一定“看完”。
鲍勃·迪伦从小就喜欢唱歌,3岁时就会专门给邻居大声高歌。而且唱之前还会郑重宣布:“大家都不要说话了!否则我不唱!”非常明确地要求关注和掌声。就像大家所了解的,他后来果然在歌唱领域颇有建树。
工匠型创作者对于创作有献身精神
工匠型和明星型的一个明显区别是,哪怕本人的作品不能给本人扬名,不能带来与之婚配的认可和嘉奖,也会坚持创作。
这就像中国古代的很多工匠,专门担任给皇室做陶瓷、玉器。这些器物上不能留下任何个人印记,但是他们仍然精益求精,打造出令世人咋舌的精品。
《傲慢与偏见》的作者简·奥斯汀,在世的时候只能匿名出版本人的文字。
她20年时写就第一部小说,直到7、8年后才卖出版权,却没有能正式与读者见面。又过了数年,《傲慢与偏见》才得以出版。当时,她已经写完了小说《曼斯菲尔德庄园》,并开始着手创作《艾玛》。
虽然不断默默无闻,她仍然没有放弃,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创作热情。简·奥斯汀就是一名典型的工匠型创作者。
先锋型创作者热衷于创作全新的事物
先锋型创作者在孩童时就会显得标新立异,不走寻常路。涂色时不会老老实实地把颜色填在格子里;为了表现本人的才思,考试的作文题目写了一首诗,虽然要求中明确写着“诗歌除外”。诸如此类,对于他人的要求,先锋型并不是做不到,而是不肯循规蹈矩,为此哪怕得到较低评价也不在乎。
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已经提到,本人在记解剖学笔记时,将其中一根血管的位置挪动了一下,就是为了美观。藤野先生发现后,特地把他叫到办公室,指出这点,吩咐说“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但鲁迅当时心里是不服气的,很是得意自己图画得好看,反正实际什么样子本人也是晓得的。
这一段就是标准的先锋型创作者心态。后来,鲁迅弃医从文,其作品《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带有鲜明的反叛性和异质性,被称为“文学先锋”。
感知型创作者努力于表达自我,协助他人
感知型往往比较敏感,能够捕捉到本身和他人细微的情绪变化。
网上已经流传这样一个视频。一个看上去2、3岁的孩子,在看动画片,内容是关于几个小女孩照顾一只小鸟宝宝。看着看着,这个孩子竟然落泪了。
这个孩子就具有感知型的特点,很有共情能力,情感丰富。
在艺术领域,那些催人泪下的情节、勾起听众回忆的曲调、让人流连忘返的画面,多出自于感知型创作者。
感知型很容易陷入到情绪之中,幸亏创作可以协助他们疏解;而在抒发本人感情的同时,也很容易激发他人的共鸣,让人感同身受。
台湾画家几米,一次听到隔壁家装修的电钻声,觉得很烦。转念一想,不管他对于隔壁的印象如何,都不晓得对方到底是谁,出了小区就算碰上,也不晓得这人就是本人的邻居。他的思绪由此延展,最终构成了画册《向左走·向右走》,一举成名。
激进型创作者则希望改变世界
听起来激进型好像离我们很遥远。举一个例子,大家可能就好理解了。
台湾歌手罗大佑,写过很多经典的爱情歌曲,比如《戀曲1990》《你的樣子》《光陰的故事》等。但是,他还创作过《之乎者也》《鹿港小镇》《未来的主人翁》《東方之珠》等作品。
而正是后者,奠定了他“台湾乐坛教父”的地位。罗大佑的这些歌曲,直面城市化、环保、统一等问题,启发听众们思考,引发社会化效应。
以上就是《发现你的创造力类型》中所引见的五种创作者类型。
作为家长来说,了解这些类型,就能更好地理解本人的孩子。不会随便给孩子扣上“太爱表现”“不听话”“软弱爱哭”“出格”之类的帽子。这些特性可能恰恰表示,孩子具有某些方面的优势,如果能够因势利导,就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面对未来的竞争愈加具有优势。
搬书回巢,新浪微博认证书评人,有书智库领读达人。图书编辑、网络编辑、运营编辑……这么多年,兜兜转转还是和文字打交道。我愿搬书回巢,助你师逸功倍。
上一篇:视觉型、听觉型、思考型?了解童书作家类型,轻松挑选英文绘本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