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儿童文学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我的青春回忆录#儿童文学

海之心

陕北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非常贫困,黄土高原,靠天吃饭,没有哪个朝代的帝王将相或王公贵族想在这样的土地方建朝或立邸。多少年来就没有哪个名人来到这里长久的居住下去,就是发配、放逐犯人,也不会想到这个地方。好在中国工农红军因为大失败而导致大退却,才从山清水秀的南方被迫来到了这块连蒋介石都不愿多管的山沟沟。说是被迫,实际上也是非常偶然的,毛泽东一次看报纸时,突然发现陕北还有个刘志丹,所以才把长征队伍拉到了陕北。而即便地方核心层以后,温饱问题才基本得到处理

我在陕北生活了十二年,物质生活自然匮乏得不行,一天两顿饭全是洋芋制品,有时候还加些糠麸子、野莱。而精神生活也好不到哪里去。从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只要语文、算术外加体育课,也没有什么课外阅读书籍,偶然借到本小人书,也是残缺不全。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激战无名川》、《白毛女》,也看不太懂其中的意思,只是觉得书中的画儿好看,子弹打出去的射线特别的激动人心。看电影也就是《平原游击队》、《洪湖赤卫队》之类,看完了就学习李向阳,自制些通行证,随便做些木头枪,按照电影上的情节冲来打去。

后来在宁夏上初中、高中,功课紧张了,又没有额外的费用去买课文书,也就只围着课本看了一遍又一遍,直到全看明白了,就扔下书本跑出去玩儿。那时宁夏农村的电视还不普及,电影也不多,文化生活十分单调。

八零年我考上了兰州的中专,十几年的功课算是没有白学,这时候总算松了口气,就想用余下的几块钱买些课外书看看。有一次到街上闲逛,看到一本杂志《儿童文学》,翻开看了看,觉得挺有意思,就买了本躺在宿舍里看了起来。

等到一本《儿童文学》全看完了,心里登时添加了不少的喜悦,书中的稚气、科幻还有笑话,深深的印刻在我的脑海里,象郑渊洁的系列童话、叶永烈的科幻小说等等,让我这个从来没有看过什么象样书籍的人顿然耳目一新。

从此,一位十七岁的小青年一期不拉地读着《儿童文学》。

同舍的同学发现我在看《儿童文学》,也猎奇的拿去看,但只看了两页就又扔给了我,觉得是小儿科,不适合他们看,还讥笑我没长大。我可不管这些,仍然旁若无人的、有滋有味的看着。

不久,班上发生了几件事情。一位从甘肃榆中来的农村同学,长得五大三粗,看上去很壮实,一口的甘肃口音,还时常写几首诗歌给同宿舍的同学听:

“葡萄沟,葡萄沟,葡萄沟里水(fei)长流,水(fei)长流啊水(fei)长流,XXX啊XXX,我爱(额爱)你啊我爱你!”

逗得大家笑出了眼泪。就是这个同学,给班里长得最有气质的女同学英勇地写了这封求爱诗。本来,这应该是很秘密的事情,只因为追求这位女同学的男生非常多,追求者们就挖空心思地“搜集材料”,并且恶作剧般的广为宣传,全班为之哄然。两人的事情自然以女同学的不理不睬而告终,这位甘肃同学从此就愈加沉默寡言、愈加的不合群了。

这件事情结束了,又有一件事惊动了全班。两个同是从河南考来的男同学,一个高个子一个矮个子,一起追求一位高个子、也有几分姿色的女同学。两个人都暗暗叫劲,学习上你追我赶,当然不会你帮我助了;在班里的各项活动中各显风采各露峥嵘,互不相让。比赛的结果是高个子无论在哪个方面都比矮个子强,矮个子就很气恼。有一次上厕所,两人又同时进厕所门,可能是互相碰了一下,矮个子气不打一处来,也可能是妒火早已烧得又熊又旺,猛然给了高个子当胸一拳。高个子哪能吃这个亏,照着矮个子的眼睛就是一老拳,矮个子的眼睛当即青黑。幸而有同学来劝架,不然双方不知要打到什么程度。

这些事情的细节当然是后来才晓得的,当时只是晓得他们打架了,而且还是经常和我一起玩的一个年龄较大的万同学告诉我的。万同学对这样的事情总是津津乐道,好象不是别人在争封吃醋,他倒像是当事人一样。实际上万同学也在追求着一位女同学,所以很是热衷于此类事情。他追求的那位女同学不是很俊俏,就是脸色白净,戴着眼镜。我很是害怕见到这位女同学,因为她戴着一副白色框架的眼镜,看人时常常不正眼看,而是斜着看,看的时候就闪出一道寒光,使我总是不寒而栗。万同学可能不怕这道寒光,对她紧追不舍,甚至在一次下车时,他竟然扶着她上了车又扶着她下了车;平时以辅导功课、讨论问题为借口,相处在一起的机会就更多了。

对于这些事情,我当时也朦朦胧胧地感觉到他们是在追求爱情,但在《儿童文学》中哪里能找到这样的内容?整天沉浸在童话里、幻想中的我,全然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样的费尽心思,为什么还要为此而打架斗殴呢?!

我当时在班里年纪算小的,学习也不出众,平时交往的人也很无限,在班里的各项活动中也不活跃,所以就引不起大家的留意。直到我看完了二十多本《儿童文学》,直到快要毕业了,一些女同学才开始留意到了我。也许是因为我心中没有“邪念”,也许是因为我的年纪比她们都小,快毕业的时候,女同学们争相和我话别,并互赠礼物,有些女同学还拿来笔记本让我留言。我便发挥我的儿童文学水平,胡乱写上几句,她们竟然也特别的高兴和满意。而当我给班里最漂亮、最有气质的女同学写了句“你就是水仙女!”时,她竟然惊讶得说不出话来,没想到在我的脑海里,爱情是这样的纯真无邪!

其实,不是我不情愿懂爱情,只是不晓得怎样样去懂。看到他们为了爱情这样的折磨本人,真的是在自找苦吃。你爱上谁都可以,而且爱什么样的人都可以,你本人心里明白不就行了,何苦让别人晓得呢?就象我沉浸在《儿童文学》里,那该多好啊!

遗憾的是两年的中专生活就这样飞快的过去了,再爱得死去活来也要面对各奔东西的现实。那些苦苦追求爱情的人们,成功的几乎没有,一般都是失败得一塌糊涂。甘肃同学在学校自然是不能有什么非分之想了,到了华北油田,找了当地的姑娘结了婚。河南的两位同学最终是以高个子同学为胜利者,女同学在毕业分配时本不太情愿和他分在一起的,曾提出和分到新疆的几位同学互换,因为她爱上的是分到新疆的一名河南同学,可惜因种种缘由没有调成,仍然和高个子同学分到了一起结了婚。听同学讲,婚话的她憔悴得不象样子,全然没有了在校时的风采。

万同学也没有好的结果,分配之后,白框眼镜女同学早把他忘得一千二净,和留校的一位老师恋爱了起来。万同学到了河南油田以后很长时间没有谈恋爱,眼看着年纪不小了,本人的条件又不是十分的出众,就到老家找了个农村姑娘结了婚,算是完成了婚姻任务。

临到新疆工作前,我把二十几本《儿童文学》送给了同村没有考上高中的一位女同学,她竟然也如获至宝,没日没夜地读起了我读过的《儿童文学》月刊!

1996年11月23日于新疆克拉玛依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