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川端康成,相信每个人都会被他笔下的文字所感染,那种极致的美、虚无之美、洁净之美与悲哀之美,这几者都被川端康成所融合在他的作品之中,唯美的意象描写生生融入到人物情感的表达之中,往往带着淡淡的哀愁,令人怦然心动,又难过不已。
而《雪国》作为川端康成唯美主义的最高代表之作,贯穿于精致、优美及缥缈之中的哀伤,更将人物的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充满着“委婉的悲剧美”。
《雪国》的作者川端康成自1935年开始创作,而后经过十三年的时间,才将《雪国》完全定稿,而在这段时间里,日本经历了军国主义盛行到战胜的变化,可以说在这期间,日本民众也一直生活在和平的阴霾之下,痛苦、悲伤也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所以说《雪国》里所包含的唯美和哀伤,不只是川端康成本身的一种经历,愈加入了他对那个时代和日本民族深深的思考,它也是作者对那个时代的无声抗争。
川端康成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雪国》的故事就从驶往雪国的列车开始,讲述了舞蹈艺术研究者岛村前后三次前往白雪皑皑的北国山村,与当地的艺伎驹子,以及萍水相逢的少女叶子,他们三人陷入彼此之间的感情纠葛,最终叶子因不测而死去,而簌簌落下的雪掩盖了他们之间的爱与徒劳……
1.一双少女的美丽双眸,映照在开往雪国的列车车窗上
从火车穿过隧道的那一刻开始,一双少女的美丽双眸,映照在开往雪国的列车车窗上,这是年轻的岛村第一次遇见叶子的场景,也是岛村第二次来到雪国,这个空灵于冷寂的白色世界。
岛村此行本是去见本人的情人驹子,可没想到却见到了如“精灵”一般的叶子,优美而悲戚的声音,明亮而美丽的眼睛,在岛村眼里,叶子身上的一切都表现出了一种“纯粹的美”,一种空灵的美,而这种美也振动了岛村的心弦,从而对叶子产生了爱慕之情。
从这时起,岛村就徘徊在两个女人的四周,驹子是徒劳且满怀希望的,叶子是悲戚且虚无的,她们两个就如两相映照的风景,冰与火、浓郁与柔敛、暖阳与雪色。
对于岛村而言,雪国的一切,风景和人情,都远离着城市的喧嚣,在这个玩味和感伤的城市男人的眼里,驹子的热情和温暖,叶子严肃和静穆,都和这小镇的风景一样,只是他内心里的一道凄美的风景。
2.一切都是徒劳
当岛村第一次来到雪国,见到驹子时,在岛村的眼里“这女子给人的印象洁净得出奇,甚至令人想到她的脚趾弯里大概也是干净的。”、“她虽算不上是个美人,但比谁都要显得洁净。”,就是这个洁净的女子从见到岛村开始就爱上了他。岛村虽然也明白驹子对本人的爱,他也懂得驹子的内心同她的外表一样的洁净,她虽为艺伎却一直对生活充满希望、积极向上、敢于追求爱情与理想。
可对于岛村来说,爱是徒劳,旺盛的精力和情感是徒劳,甚至美也是徒劳。驹子记日记,没有钱的时候用杂记本记,岛村说这是徒劳;驹子喜欢看书,在看书时也会做些读书笔记,岛村认为这是徒劳的;为了赚钱给行男治病而选择做艺伎是徒劳;在做了艺伎之后,依然向往正派日子是徒劳;对于岛村一往情深的爱情亦是徒劳......
岛村的心里被空虚所占据着,被生命的无意义困扰着,逐步消沉,在岛村看来,虚无才是这个世界的一切。
驹子
3.秋风吹拂温泉乡的时候,岛村第三次回到了这里
当岛村第三次踏上雪国,已是晚秋时节,此时的驹子已经21岁了,可驹子对岛村的爱依然是那么的的深情而又无法,每次驹子深夜来到岛村房间总是喝得醉醺醺的,这样的感情使得驹子异常的痛苦,她渴望岛村带她离开雪国。
可是深陷爱情的驹子并不明白,岛村虽然晓得驹子是爱他的,但他本人有一种空虚感,总把她的爱情看作是一种美的徒劳。
就像叶子外行男死后对岛村说的一样,“驹姐是个好人,可是挺可怜的,请你好好待她。”,,岛村答“可是我并不能为她做什么事。”,叶子再次请求“请你好好待驹姐。” ,岛村却感到寒意来袭“我什么也不能为她效劳啊。”
后来,在岛村即将离开雪国的时候,蚕房失火,叶子失足从失火的蚕房二楼坠下,驹子抱着叶子“仿佛抱着本人的牺牲与罪孽”。
或许从这一刻开始,驹子终于认清了本人,原来岛村终究不是她的归宿。
岛村抬头望去,银河好像哗啦一声,向他的心坎上倾泻了下来。 而岛村面对着叶子的死亡,原来他的内心是这么的轻松,此时人生的徒劳终究也得到了解脱,死亡对于岛村就是自在的。
这时小说戛然而止,凄美的故事好像没有结局,但又已经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雪国》作为一部中篇小说,贯穿于这部小说一直的,是日本北国的风俗民情与气候风景的描写,它就像一本日本民俗的宣传画一样,许多日本传统的工艺文化,比如绉纱的制造、温泉浴场、艺妓的生活等,都在《雪国》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描写。
不只于此,《雪国》时辰充斥着虚无和缥缈,以及丰富的内涵,所有的人、景物、事件,在活生生的血肉背后,都包含了川端先生本人对生死和人生的虚无的看法。
对于我而言,雪国更像是一个交错着现实与梦幻,理想与毁灭的迷幻之城,这里充斥着悲伤、真实、优美,同样也拥有着虚无,也许这也是我们当代社会的精神世界的深处写照吧。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