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杨红樱的儿童文学观对当代儿童教育有何现实意义?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文|章鱼哥

编辑|比奇堡

每个儿童文学作家都有本人独特的儿童文学观,他们对于儿童文学持有怎样的见解会直接影响到儿童文学作品的主题内容、艺术品格和精神方向。

杨红樱是新世纪以来最受儿童读者喜爱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

过去的研究常以“儿童本位”来概括杨红樱儿童文学观的全部意蕴,现实上,杨红樱的儿童文学观还有更为丰富深刻的内涵,有待我们发现并研究。

同时,研究杨红樱的儿童文学观对于我们精确把握其儿童文学创作实践有着重要意义,进而无益于分析杨红樱对于儿童文学创作与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一、“理直气壮做孩子”的创作态度

杨红樱在儿童观上强调把儿童当作儿童,受该儿童观的影响,杨红樱在儿童文学创作上强调一切从孩子出发,保护儿童自然天性

尊重并理解儿童的思想情感和兴味意志,创作出能满足儿童阅读兴味,符合儿童审美水平和接受能力的作品。

因而,杨红樱在儿童文学创作中格外注重理解和尊重儿童成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关注儿童的诉求,考虑适合儿童的主题思想、题材内容和艺术方式

书写真实的儿童生活,展示儿童细微绵密的心理变化,通过作品中巧妙构思的情节、富有游戏精神的人物抽象、幽默风趣的言语

让儿童能在她的儿童文学世界里自在挥洒天性,舒展童心童趣

让儿童“理直气壮做孩子”的创作态度是对中国儿童所面对的教育现实的反抗。

现实生活中儿童面对着传统教育带来的压迫和危害,唯分数论的教学过于注重儿童的智育,而忽略儿童在德育、美育、体育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分数攀比对儿童心理形成压力……儿童的个性被压抑,天性得不到释放,得到自在天性地表达自我的机会,这种做法是对儿童天性的剥夺和摧残

面对童心正在蒙受摧残和消解的现实,杨红樱以笔为戈,反对任何扭曲压抑儿童纯洁心灵和美好天性的外在力量,还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

在杨红樱的儿童文学创作中,处处渗透着这种保护天性和捍卫童年的创作态度,并借助故事中的人物表达出来。

《开甲壳虫车的女校长》中欧阳校长有着科学前卫的理念,是一个富于教育智慧和魅力、敢于打破陈规的新型教育者,也是杨红樱笔下忠实的童心守护人。

体现出杨红樱让孩子“理直气壮做孩子”的创作态度。

“捍卫童年”是杨红樱“理直气壮做孩子”创作态度最精确有力的体现,故事中的欧阳校长坚持提倡“捍卫童年”的口号。

杨红樱塑造的欧阳校长化身为“捍卫童年”的执行者,在故事中创造出一个儿童能尽力释放天性、伸展童心的世界,触动当代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诸多症结。

她们和杨红樱一样认识到儿童应该要有孩子的样子,成人要尊重理解儿童生长之内在逻辑,保护儿童能顺应本性自在地成长,才能保护儿童的童心童趣,激发儿童的心智成长。

二、彰显人性关怀的创作倾向

在杨红樱的儿童文学观中,强调一切从孩子出发,让儿童能“理直气壮做孩子”的创作态度固然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但若仅仅将杨红樱对儿童天性的理解与尊重作为其儿童文学观的全部意义所在。

那么这种观点只是对“儿童本位”的肤浅阐释,而不能准确把握杨红樱儿童文学观的丰富内涵。

杨红樱儿童文学观更为深刻的内涵在于彰显人性关怀的创作倾向。

这种人性关怀的创作倾向体现为两方面内容,一是儿童文学需要以合乎儿童天性及需要的方式来关爱儿童,二是在人性关怀的基础上探寻和发现童年生命中珍贵的人性价值

首先,人性关怀是以人的存在和发展为基础的

儿童眼里的世界是一个与成人世界完全不同的存在,用成人那一套充满规则和次序的标准来衡量儿童精彩丰富的内心世界,是完全不可取的。

儿童文学首先需要避免这种用成人世界的眼光直接取代儿童眼光的霸道行为,而代之以一种俯身向下的儿童眼光关爱儿童世界。

其次,在给予儿童正确的人性关怀前提之下,进而探寻和发现儿童生命中珍贵的人性价值

对于人类漫长的一生来说,短暂的儿童期只是人生百年中的一部分,但是在儿童的自然心性中却蕴藏着其他人生阶段无法比拟的人性价值。

在未被异化的童心世界里保存着人类精神的希望,比如对生命的悲悯情怀、对自然万物的亲近能力和丰富细腻的情感体验。

但是儿童随着年龄的添加和思想的成熟,会在成人世界的影响下逐步丧失这种儿童独特的精神与价值。

因而,杨红樱认为儿童文学应该主张儿童回归自然天性,注重儿童的人格塑造,保护儿童天性不受成人世界的污染异化。

进儿童精神空间,发现并守护儿童生命中宝贵的人生价值,完成儿童的人格塑造。

用朱自强的话来说便是“守护儿童心性中不可替代的珍贵的人生价值,守护儿童永远不丧失本人特别的眼光。

杨红樱最早在儿童小说《漂亮老师和坏小子》中提出人性关怀的观念。

她以本人为生活原型塑造出米兰老师这一教师抽象,利用米兰老师对六·三班同学的关爱与教育,来彰显人性关怀的力量。

故事中的米兰老师年轻时髦、温柔漂亮,是一位刚从中文系毕业的大学生,喜欢标新立异的她主张对六·三班同学实施人性关怀的教育。

结果却被白果林小学的传统派老师视作离经叛道的存在:

米奇为救援难产的猫妈妈而旷课,在其他老师看来这是一个玩物丧志、不可宽恕的错误,而米兰老师力排众议并协助米奇一起保护猫妈妈。

因为在她看来米奇的行为正是他善良和同情心的体现,是他人格品性最为宝贵的价值所在

当米老鼠、肥猫、兔八哥和豆芽儿正在围观鱼缸里的小鱼时,他们悲哀地说出“这些鱼好伤心哦,我们在看鱼流眼泪”。

米兰老师询问他们怎样晓得鱼在流眼泪,他们回答道:“我们心里感觉到的”,米兰老师心里十分感动,赞赏道:“刚才这番‘鱼流眼泪’对话,多么富有诗意啊!”。

当学生在作文课上千篇一律地赞誉春天,用别无新意的词汇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时,夏雪儿却在批判春天。

将春天比作“流行感冒的隐形伙伴”、“媚俗的女人”、“喜新厌旧的薄情郎”。

米兰老师并不在意夏雪儿的作文能否符合主题思想,反而鼓励表扬夏雪儿能用本人的眼睛、身体和心灵去感受春天。因为这是夏雪儿对自然独特敏感的感受力

转校生李小俊害羞内向、胆怯懦弱,虽然是一个男孩,却没有男孩应有的坚强英勇和独立自信。

每每遇到同学欺凌便不敢奋力反抗,米兰老师针对李小俊的性情特点,告诉他要用本人的力量保护本人

“米兰拿起李小俊的一只手,把它握成拳头:‘这就是你的力量’”,唤起李小俊内心坚强独立的人性质量

从故事中米兰老师对这几位同学不同的引导措施可以看出:

努力从儿童的本身情况出发来关爱学生,尊重和保护每个儿童独特的个性差异,发现每个儿童内心独特的人性质量

儿童因为遭到不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影响会构成千差万别的内在特质,有的孩子也许性情朴实但不聪明伶俐,有的孩子头脑灵活但调皮捣蛋,有的孩子迟钝马虎易犯错。

但就像杨红樱所说“教师应该像艺术家那样,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去发现孩子身上的个性……尽可能地保护孩子的个性,给他们个性发展创造一个自在的空间。”

虽然儿童的内在生长会存在各不相同的可能性,但是成人可以做到的一点便是尊重和理解儿童本性发展的差异。

关注儿童精神成长的心理诉求,反映儿童最切身真实的生活窘境和成长困惑,及时给予儿童真诚的人性关怀,探索儿童人性中的宝贵质量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