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会接触各种各样的文学样式,但最早接触的是儿童文学。
的文学期待。
转向儿童文学以后,我买了一些相关的作品、教材和专著,共计 75 本,目前读完 19 本。
随着了解的逐步深入,我越发觉得,本人作为成人的那点儿小聪明,是多么无知且没有必要。用儿童“混沌”的视角看世间万物,是多么智慧而风趣。
若要我从近期读过的书中,推荐一本,我会首先选择蒋风主编的《幼儿文学作品选》。
蒋风先生是浙江师范大学教授,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研究、教学 70 余年,是国际儿童文学研究会第一位中国籍会员,也是第一位获得国际格林奖的中国人。
虽说编著者取得的成就,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著作的水准,却也不能成为我推崇的理由。
《幼儿文学作品选》之所以成为我想推荐的书,首先是因为它在每一篇作品的后面,都附有精彩的短评,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选。
这话你听着可能有点绕,我来解释一下。
在文学理论界,有这样一个共识,即作家创作出来的不是文学作品,而是文学文本。文学文本只要经过读者的阅读,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
换句话说:文学作品的生成,不只要有作者,还必须有读者。
从这个意义上讲,蒋风主编的《幼儿文学作品选》,是名副其实,而我大学时的那些大部头作品选,都要换个名字。
这本书只要 290 页,参编者都是长期从事儿童文学教学研究的人。他们不只对古今中外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了精选,在撰写评论性的导读时,也极其克制。
没有大而无当的理论套用,也没有非常拗口的专业名词。一切从文本出发,只三言两语,便叫人豁然开朗。
我以为,能够自相矛盾的评论,只能说合适,算不上成功。
好的文学评论,要能够达到引导读者体会作品之精微的效果,又不至于把内容完全摊开,给读者留下足足的味道。
蒋风先生主编的《幼儿文学作品选》,可以说恰到好处地诠释了这一点。
这本书分上、下两编,它将作品分为图画书、童谣与儿歌、儿童诗、童话与寓言、故事与小说、散文、戏剧、科学文艺与知识读物等八个模块。
在每个模块的类目页里,不只有对于相近体裁的引见和辨析,而且推荐了权威性的参考书目。
文学作品选的教材,有如此全面且细致的安排,我以前还不曾看到过。尤其是每篇导读末尾的“推荐阅读年龄”,倒像是专为我这种门外汉设计的。
王全根先生在《中国儿童文学的多维阐释》中,将儿童文学的成人读者,分为创作者和传递者。“传递者”这个称谓,涵盖了包括家长在内的所有教育者。
蒋风先生也在《幼儿文学作品选》的前言中说:
“不只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有必要了解和阅读儿童文学,每个担负孩子健康成长教养义务的成年人,都应该读一点儿童文学作品,学一点儿童文学知识。”
抛开我现有的职业,也暂且不说将来为人父母的责任,儿童文学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艺术,其化繁为简,返璞归真的魅力,本就自带光芒,已足够吸引我。
如此精彩的世界,你可愿错过吗?
附一篇于文末,麻烦忽略我的笔记......
欢迎关注@小寒读小说,一起说故事,聊当下。记得点赞哦,谢谢啦~
上一篇:有关儿童必读的十本书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