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好书推荐之诺贝尔文学奖优秀作品第七期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丛林之书

类型:儿童文学

第七届诺贝尔文学奖(1907)得主——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英国)代表作品

( 点了解更多附赠本书epub格式分享,用手机自带阅读器打开阅读,提取码关注或评论私信获得)

豆瓣评分8.9

评价:这本书里面的故事(并且也包含了1895年随后出版的《丛林之书二部曲》,包含了5个关于毛克利的未来故事)为虚构的,并使用拟人化方式的动物给予道德上的训诫。举例来说,〈丛林规律〉一节,制定了规则以保障个体、家庭和社群的安全。吉卜林加入了他所有晓得的或著“关于印度丛林所听到的或梦到的”广泛事物。其他读者解析这种做法可能是对当时的政治和社会做出意喻。当中最为熟知的,是围绕在被印度丛林的狼群扶养之被遗忘的“人类小孩”,毛克利的3个冒险故事。其他故事中最为熟知的可能就是〈Rikki-Tikki-Tavi〉,英雄猫鼬的故事,和〈Toomai of the Elephants〉,关于年轻的大象教练的故事。科蒂克(Kotick),一只白色海豹,为了它的族群,寻找一个可以从猎杀中活下来的天堂,在一开始就被认为是犹太复国主义的比喻。在吉卜林的用心写作之下,每个故事都会承接上一个故事,并为下一个故事铺路。

《丛林之书》由于它的道德成分很高,这本书变成了幼童军(童军运动的儿童阶段)的启发性读物,而其中“吼声”的各种步骤更仿效狼群们的开会局面。这种全书的使用许可授权是由童军运动创始者罗伯特特·贝登堡向吉卜林请求后取得;而贝登堡原来只是请求吉卜林可否使用《金氏》里面的〈金氏游戏〉部分运用在他的计划,发展成可以提振士气,并适合城市内工人阶级小孩的计划。阿克拉,《丛林之书》中的狼族首领,其名称传统上被拿来称呼幼童军团的团长。

内容摘录:

“老虎!老虎!”

狩猎怎样样啊,英勇的猎手?

兄弟,真冷啊,我守望了很久。

你要猎杀的猎物怎样样啦?

兄弟,他仍然在丛林里吃草哪。

你引以为傲的威力哪里去了?

兄弟,它已从我的两肋边消逝。

你这样急急忙忙要去哪儿?

兄弟,我回我的巢穴——去死。

现在我们要回到第一个故事,接着往下讲了。莫格里与狼群在会议岩的一战结束后,离开狼穴,下了山,来到有村民居住的耕地里。但他不情愿停留,因为那儿离丛林太近了;而且他明白,在狼群大会上,他至多树了一个死敌。所以他继续赶路。他迈着平稳的步子,不断没离开过沿山谷而下的崎岖小路,往前小跑了将近二十英里,最初来到一片他不认识的旷野上。山谷敞开来,迎向一片非常开阔的平地。这开阔地上星星点点地分布着岩石,还有几条纵横切割的沟壑。它的一端坐落着一个小村庄,另一端是密密的丛林,绵延到草场边,戛然而止,仿佛被一把锄头切断了似的。四处有黄牛和水牛在吃草,那些放牧的小男孩看见了莫格里,马上就大喊大叫着跑开了。那种在印度的每一个村庄都见得着的整日里东游西荡的下贱黄狗,汪汪地吠叫起来。莫格里继续往前走,因为他觉得饿了。来到村子大门口时,他看见黄昏时分拉过来挡住门的那一大块荆棘栅栏,被人推到了一旁......

豆瓣短评

作者简介

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英语:Joseph Rudyard Kipling,1865年12月30日-1936年1月18日,又译吉普林或卢亚德·吉卜龄),生于印度孟买,英国作家及诗人。次要著作有儿童故事《丛林奇谭》(The Jungle Book,1894年)、印度侦探小说《基姆》(Kim,1901年)、 诗集《营房谣》(Gunga Din,1892年)、短诗《如果》(If—,1895年)以及许多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他是英国19世纪至20世纪中一位很受欢迎的散文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艺术创新之人”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这位世界名作家的作品以观察入微、想像独特、气概雄浑、叙述杰出见长。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