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张炜、赵丽宏等作家谈儿童文学写作:别捏着鼻子装儿童腔,要把心变成孩子“返老还童”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封面旧事记者 张杰

7月15日至19日,第30届全国图书买卖博览会在山东济南举办,来自全国1600多家出版发行单位参展。除了能看到精美的图书和文创产品,还有各类精品主题活动600余场,参展数量和规模创历届之最。

封面旧事记者在现场采访发现,除了红色主题出版物成为最大亮点之外,儿童文学作品也是书博会上一个抢手出版题材。

比如,由四川少儿出版社出版的刘海栖抗战题材儿童文学《风雷顶》,以孩童视角展示烽火岁月;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李东华“致成长·焰火系列”(《焰火》《小满》《星芒》),关照当代青少年在青春期所面临的人性困扰和生命难题;赵丽宏的长篇儿童小说《树孩》,讲述了一个黄杨木雕——树孩奇特的冒险故事。

好的儿童文学不是“小儿科”

而是文学里面非常高级的存在

不少人对儿童文学有一个普遍的误解:认为儿童文学就是小儿科,就是给孩子看的,是简单老练级的存在:它非常简单、单纯,不只能让孩子喜欢,成人也会喜欢。就像《安徒生童话》,从小读到100岁也可以。

儿童文学作品该怎样写?一个成年人该怎样写儿童文学才能不矫揉造作?这是一个值得揣摩的问题。在这三本书的首发式上,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都探讨了儿童文学作品创作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茅奖作家张炜,国际安徒生奖得主曹文轩,资深出版人刘海栖,鲁迅文学院副院长、作家李东华,上海作协副主席、诗人赵丽宏,《儿童文学》杂志原主编徐德霞等。

李东华既是儿童文学作家,又是评论家, 她的“李东华‘致成长·焰火’系列”,包含《焰火》《小满》《星芒》三本,是内容各自独立但主题相关的成长励志小说。李东华说,《焰火》《小满》《星芒》里的主人公们都是日常生活中本人身边真实存在过的,本人被他们的故事所感动,从他们身上观察到了成长的力量,进而希望本人能够创作出发光的文字,希望每一个读者都能读到发光的作品,成为发光的人。

赵丽宏新作《树孩》是一部关于自然、生命、童真和人情的长篇儿童小说,讲述了一个黄杨木雕——树孩奇特的冒险故事。这是一曲人与自然的美好颂歌,更是一首关于永久的哲理诗篇。

儿童文学要对孩子真诚

“大部分投合小孩子的东西是没啥价值的”

赵丽宏以散文与诗歌闻名于世,是多年来活跃在中国原创领域、有相当影响力的作家。 大概是在六七年前,他开始涉足儿童创作,写了第一部长篇儿童小说《童年河》,后面又写了《渔童》《黑木头》。他的儿童文学作品也以诗性的言语和清丽悠远的意境,在众多儿童文学作品中独树一帜。

关于怎样写好儿童文学,赵丽宏将本人的经验归纳为“真诚”二字:“一是真诚真实地表达本人;二是对孩子也要真诚,要把他当大人。现在的儿童文学创作有几个毛病,我也不断很关注,有些儿童文学创作媚俗,媚俗的气味让人非常难过,现在这种气味还在。怎样媚俗呢?两种,一是俯就,把大把的糖塞给你吃,你喜欢搞笑我就不断地搞笑让你哈哈大笑,但是这个东西对你是不是有用,你看了以后会不会留下美好的记忆伴随你成长?大部分投合小孩子的东西是没啥价值的,读过以后就会忘记,浪费了时间,孩子阅读的时间太宝贵了。”

赵丽宏还提到另外一种媚俗,“就是端着架子教育孩子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我写儿童文学作品的时候,就慢慢的有一种返老还童的感觉,我变成少年了,我用少年的眼光看四周的世界。我写每一件事情,每一句话,每一本书我都要求本人变回去,变成一个孩子,这不是装出来的。其实文章里面出现这种媚俗味道、腔调是很让人讨厌的。应该很自然的把本人变成一个孩子,真的是要有童心,我想没有童心的人,不尊重孩子的人是写不出好的儿童文学作品的。”

赵丽宏作为一个诗人,散文家,这给予他儿童文学创作的一种非同一般的滋养,为其儿童文学创作带来了异乎寻常的广度、深度。他说,他会继续努力,“写出既让孩子喜欢的,也让成年人能读的作品。那些用简单的、朴素的、单纯的手段、故事、言语写出的,其实是人生最深邃的一些道理。”

张炜:不要捏着鼻子装儿童腔

要在大语调中找到本人的“小语调”

作为一名资深小说家,张炜对儿童文学创作也非常感兴味,已出版多部儿童文学作品。

在评价赵丽宏的儿童文学小说《树孩》时,特别提到,“没有惯常的儿童文学的语调。有的人讲儿童文学有创作的总体规律和语调要求。这个当然是对的,但是一定不要局限于此。但写小说、散文、诗、儿童文学,如果总体语调一个作家要不摆脱的话,很难成为杰出的大作家。你现在打开好多杂志、翻开好多书一闻味道都有一个共同的调料分发出来的气味,这就是一个时期的总语调。我读赵丽宏《树孩》,特别是《渔童》和《黑木头》,这些小说中超越了这个时代的总语调,有个人的语调。赵丽宏的儿童文学叙述的特质,值得儿童文学的研究专家好好地研究。他能很自然地写他本人的东西,完成他这么一个优秀的作品。这一点做的不如他,我得向他学习。”

张炜还提到,“凭我几十年的文学写作经验,写的东西首先要是文学,然后才是某种文学,比如儿童文学。如果你一上来目标就是写某个类型的文学,那基本上不会写好。因为,邪念多了,动作必然变形。儿童文学不能为了写出特别像专业的儿童文学,就故意捏着鼻子装儿童腔,要真诚、自然。”

【如果您有旧事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报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