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建交50周年
中国书画入编意大利教科书
入编艺术家(艺术家不分前后):李少青、王阔海、陶雪华、张天霖、郑祖斌、王全博、戴建民、姜耀南、任庆萍、梅琪、张东林、朱世琴、陈晓英、关岩、李冉、蔡金花、孟康、曲修诚、林秀华、宋柯、辛悦雷、李振奎、王本杰、张有涛、杜国庆、徐朝玉、唐晓红、罗立斌、梁吉章、赵鸿滨、张志斌、张超、孙培增、张怀月、李艳霞、满威、刘善传、王卓玉、吴昌伟、张善成、王泽、张新建、何宁、姚子通、齐声怡、大畅(刘海林)、吴友优、马生有、李赞集、郝旭泉、赵岩、邹玉英、李润德、杜一恕、高飞、荣学力、黎勇、李绍晨
主办单位:意大利言语大学、意大利教育部 、佛罗伦萨出版社
承办单位:北京南山芝韵国际文化传媒无限公司、翰墨国艺(北京)文化传媒无限公司、北京艺博盛世文化传媒无限公司、
入编引见:本次中国书画入编意大利教科书,让国际友人了解中华独有的艺术体系和语境,让艺术搭桥,使民心相通。中国书画艺术是以中国古人天人合一、万物永久变化等哲学思想为基础,是意向和笼统的再现,诗书画印的完满结合也是中国孕育而生的审美价值理念,包含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追求,黑与白,墨与色,墨与水、墨与墨之间变换无穷,却将目之不及的大千世界尽收纸上,在笔情墨趣中体味东方神韵, 同意大利一样给人类贡献了别有风味的艺术大餐。随着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互通,世界本是一个地球村,西方的绘画也吸收了中国的一些艺术元素,也希望在中意的文化融合中,我们也能把意大利的时髦、开放、吸纳过来,构成两国人民的心灵共鸣与互动,在其他领域更深层次的合作与交流中碰撞出更精彩的火花,共同为世界人民的和平与发展奉献我们的智慧和经典范例。
上一篇:在中国古诗词里,寻找“雪容融”1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