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全集团逆势增长的“数字奥妙”
人脸识别、解锁,经过一番“刷脸”操作,一扇“智慧门”开启了。走进大全集团子公司——镇江默勒电器无限公司低压柜生产车间,“数字大全”在这里完满呈现。
作为“两化融合”的示范区,默勒电器曾一举拿下了“全国第一”和“规模最大”两个头衔。“我们率先在国内启用了智能框架生产线和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抽屉生产线,生产流程、产质量量等都饱含科技元素和创新理念。”车间生产线线长黄甫勇充满自信。
眼前的抽屉生产线,用诸多细节,展现了数字化为传统企业带来的变化:生产线上有70个工位,分为发料、原件拆卸、二次行线、一次行线、终装、检验,产品从发料区由履带传送进入生产线,经过各操作流程后,再传至检验区,改变了以前搬运、检测以及取图纸等全靠人工操作的形态。不只如此,每件产品上都有一个条形码,相当于身份证,在发料时就与履带上的托盘绑定,每到一个生产环节,工人面前的平板电脑上就会显示出工艺流程和操作图纸,只需按照指示完成相应的操作即可。
大全集团总裁徐翔引见,近年来,大全集团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创新理念、创新思路、创新实践,目前已经通过产品智能化、设计标准化、制造过程柔性化、运营管控精细化、供应链敏捷化、服务网络化,构建起“数字大全”。
去年初,疫情发生后,2月1日,大全集团接到武汉雷神山医院配电设备紧急增援需求,仅用48小时就完成了30台配电柜的高质量交付,创造了电气行业履约纪录。这不仅得益于企业拥有的完整产业链,更得益于数字化转型。在后疫情时期及原材料价格大涨的市场环境下,今年上半年大全集团实现逆势增长:销售110亿元,同比增长50.7%;利润30亿元,同比增长288%。
大全集团的信息化建设,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已经开始,并在2016年引进全球最先进的管理软件——SAP ERP软件,基于决策层对数字化、信息化的深度认知,以及管理创新模式构成的较好基础,仅用不到2年时间,集团及下属电气板块公司就全部上线运营,构建了以订单为主线、计划为驱动的统一数字化管理平台,建立了从营销管理、报价设计管理、采购管理、仓储管理、生产管理、质量控制、客服管理到财务管理全面集成的信息化平台。去年,又携手SAP,借助其智能制造全体处理方案,力争在2023年实现数字化制造,2025年实现智能制造。
“传统制造企业与数字化融合,是多方发力的过程。”徐翔认为,企业首先要无数字化转型的理念,转型过程中要有成熟的合作伙伴,并且他婉言,这样的转型也是客户需求使然。在新的市场环境之下,任何一家企业都不能独善其身,一定要做到与供应商、客户的数据共享。目前大全的客户,包括国家电网、中石化等等,都对数字化制造提出了要求,需要通过共享数据,掌握所需产品的生产形态和生产周期等信息。“智能制造是企业数字化转型最关键的方向,整个行业将在未来几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来源:创新镇江
上一篇:真相啦,这绝对是带来财运的奇门数字,看看你号码中带有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