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架支撑
意拳的书上都说说了,要松而不懈、紧而不僵。可是,到底是松还是紧,松了就懈了,紧了就僵了,何来松而不懈,紧而不僵呢?
其实站桩还有一句话,叫虚灵挺拨,也有玉树挂宝衣的说法。就是一旦站桩,必须要挺拨,这个时候才会周身空灵,肌肉就像挂在架子上,这样才是真松,温馨的松,舒展的松。
虚灵挺拨的本质是什么呢?就是骨架支撑。
骨架支撑了,你的意念,你的意图才有落脚点,意到气到,这个时候你时候你会感觉到气沉入骨了,筋也扯起来了。所以说,意拳是意图念去推动骨骼的重建,骨重筋灵。所以很多意拳高手,瘦瘦的,矮矮的,
为什么?他们的骨强啊,骨骼如钢铁,全体如铸。这也是中国拳学,要打败西方拳学必要的一个技能!西洋拳,打的力度可能像锤子一样,他们个高力大,东方人不占优势,只要把本人训练得更尖锐,更坚硬一些。
这里,笔者想摘录秘静克老师
关于松紧的论述:
松而不懈练基础桩的时候要全身放松,放松的原理是为让全身的肌肉,经络宽松无滞,以加强各器官功能的运动,较快地练出功力来。但是不能松得懈了,懈了,肌肉等得不到宽松舒展,起了褶皱,使功力受阻,不但练不出功力来,且感觉不舒服,越练越累。
紧而不僵
紧,在站桩功里的意图就是争。紧的作用是为在全身放松,肌肉舒展的情况下,再加一把劲,使气、血、力更通畅。所以站桩的时候要求挺拨站立,挺拨就是使肌纤维等争张。但争张挺拨,不是直挺挺一点灵活劲也没有了,若没有一点灵活劲,就是僵了。
僵于懈对肌纤维等的作用不一样,但起的不良影响是相同的,懈了形成,肌纤维褶皱,气血流通不畅,僵了将肌纤维争得真挺挺的,使它不能缩展,活动受阻,气血的流通同样不畅。
不过秘静克老师没有说松而不懈紧而不僵就是骨架支撑,肌肉放松。
不过且看黄景文先生对于放松的论述:
放松
房子建好,接下来的工作便是清扫室内垃圾了。姿式易学,拙力难去。大小各异分布于全身各处的僵劲即为“拉圾”。僵劲是人们长期劳作,局部用力不当带来的,局部肌肉过于用力必然破坏全体争力的均衡,这就需要用一种工具来清扫之,因而放松就成为特殊的工具或必要的手段。
拳家常说,身体好比是一个口袋,必须利用放松来倒尽里面的旧东西(僵劲),才能装进新东西(全体争力)。放松的方法以惰性为主,术语叫“玉树挂宝衣”。
“玉树”指桩架空灵挺拔,骨骼八面出锋,手触起棱,势如临风云立之玉树;“宝衣”指浑身肌肉极度放松,毫无用力之感,紧贴依附于骨架,好像挂在衣架上的衣服,体内气血畅流,呼吸舒长,无限惬意尽从松中来。
放松的程度不同,给练功者的感觉也不同,麻、热、胀、坠,是为放松所带来的四种感觉。当你感到身如灌铅的时候,表明你的桩功已到了极深的火候,这时体内的大小及细微的僵劲已被你用放松这把“笤帚”扫除得一干二净,毛细血管尽皆通畅,血液的滋养充盈全身。
PS:本平台收录的各武术前辈及武友的言论,只为个人学习,因个别图文材料来源(作者)不清晰而未署名,望见谅。尊重原创作者版权,期望各友留言点评告知。温馨提示:网络文章要结合本身的体证,能否适合本人,要辩证的看,不盲从。祝各位武运昌盛!
上一篇:干货分享!陈式太极拳三三原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