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日本式抗疫,论岛国根性的是与非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日本抗疫方面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

截至本日(7月6日),日本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19800例,治愈16959例,死亡977例,而位于地球另一端、同为岛国的英国,此时确诊人数已高达28万人。朝日旧事对G7国家每10万人中感染人数做过统计,结果显示,日本每10万人中感染人数为13.2人,在G7国家中最低。在发达国家中,像日本这样的低感染率和低死亡率是较为稀有的。

日本著名传染病专家、世界卫生组织医学顾问进藤奈邦子认为:日本之所以能够较好地控制疫情的扩散,一是因为日本顶级的传染病对策研究水平,二则是日本国民拥有强大的自律精神。在日本政府发出抗疫号召,明确了疫情严重性之后,日本民众积极佩戴口罩外出或者居家隔离,商场、超市随处可见免费的消毒液,抗疫工作有条有理。日本政府面对疫情时的无力措施固然不可或缺,但日本人面对自然灾祸次序井然、团结自律的特质也值得我们去分析。这一特质,或许正源于日本人的“岛国根性”

当代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在她著名的《菊与刀》中这样写道:“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冥顽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顺服而又不情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背叛,勇敢而又怯懦,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日本民族,是矛盾的结合体。其民族的性情,与其岛国的特点密不可分。这种由岛国的特殊环境赋予而生的根性就叫做岛国根性。  

日本是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其国土狭长,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及6800多个小岛组成。连绵的山脊分布于列岛地方,将日本的国土划分为太平洋一侧和日本海一侧。孤单的列岛,位于东亚大陆与太平洋的夹缝之中,颇有一种零丁洋里叹零丁的孤寂。日本的先民,自绳文时代起就开挖竖穴、制造陶器,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扎根。面对四面八方包围着的汪洋大海,他们自古以来就对广袤的大陆憧憬、崇拜、敬畏,与之伴生的还有强烈的自大心理与蠢蠢欲动的觊觎之心。自然资源的匮乏与频繁的自然灾祸,更使得日本民族时辰被危机感所笼罩。独特的环境,塑造出了日本人独特的性情与气质,即“岛国根性”。

具体说来,日本民族的“岛国根性”可以总结为以下的几个方面:

第一,强烈的危机意识与赶超意识。日本不只国土狭小、资源严重短缺、自然灾祸较多,古代日本与外部世界也存在着巨大的文明落差。地震、海啸、火山喷发是日本列岛上司空见惯的景象,若不想丧命于这些频发的自然灾祸,就必须时辰提高警惕,做好防灾的准备。自然灾祸是一方面,而强盛的大陆文明所带来的无形要挟,也使日本民族敬畏不已。他们时辰学习之、模仿之,并时辰梦想将其超越。

岩仓使节团

直到甲午中日和平北洋舰队折戟沉沙,中国不断都是日本民族意识中不可跨越的一座高峰。日本民族对中国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崇拜、艳羡,也有自大、恐惧。崇拜其国力强盛,艳羡其物产丰盈、国土辽阔,自大本身之弱小,又唯恐遭其入侵。担心被世界淘汰、被大国掌控的不安感促使日本人不断积极学习外部先进文化,成为日本发展的一种原动力。从派往中国的遣隋使、遣唐使,到黑船事件后的“脱亚入欧”论,再到二战后对美国的崇拜,日本民族从未停止对先进文明的模仿与追逐,并一次又一次达成超越。

日本为佩里修建的留念

1956年到1973年,日本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期,只用18年的时间,日本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最鼎盛时甚至扬言要“买下美国”,这不得不说是一项“经济奇观”。日本人的危机意识和赶超意识是其时辰保持先进性的关键要素,这是由于这样的“岛国根性”存在,日本才能够后发制人,跻身强国之列。

亚洲独一发达国家

第二,内外分明的排他意识。在日本有过长期生活经历的人可能会有这样的体验,那就是无论你与日本人的友谊看起来有多么“深厚”,你都很难真正融入日本人的圈子。现实上,岛国环境下诞生的“岛国根性”,也使得日本人中产生了一种极其强烈的自我认同感,使日本人决然地将人类分成“我们”和“他们”两类,即“日本人”和“非日本人”。日本列岛资源不足、灾祸频发、生存空间无限,因而人们不得不固守已有的生存空间,产生出浓厚的排他意识。

日本与兰学

例如,15世纪时,为了排除欧洲天主教对日本文化的冲击,日本人实行了长达200多年的锁国政策;又比如近代日本推行“脱亚入欧”政策后,对落后的亚洲近邻百般排斥和欺凌。作为当今世界排行第三的经济大国,日本在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方面竟位于百名开外。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计算,自有统计数据以来,外国在日直接投资累计金额仅为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1.2%,而在美国和欧洲,这一数字接近30%。日语中令人焦头烂额的敬语现象也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对外人用敬语、敬体,对熟人则用日常会话体,这种内外分明不只体现在对于外来民族的排他意识上,也体现在日本人的社交观念、团体意识之上。这种排他意识客观上提高了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团结,但也使得外来民族难以融入。

第三,农耕文明本质带来的高度同一性。日本与英国同属于岛国,然而日本人并不具备海洋民族所特有的冒险精神,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消除自我、注重团结的“农耕性情”。这是由于,日本人在本质上是被海洋隔离于孤岛之上的农耕民族。

孤岛上的农耕民族

从食物结构看,日本与中国相同,依靠种植稻谷等栽培性植物生存。从社会结构看,日本人是以村落为单位的封建领主式组织。从意识结构看,日本人是以中国或者东亚传统文化为基础的集团主义。日本人的食物结构、社会结构、以及所受东亚文化圈内儒家思想的熏陶,使得日本人的精神构造一直是农民式的。

日本社会崇尚全民一致的统一举动,不推崇个性,在团体中不存在自我,经常自我否定、自我批评、以集体为优先,这是一种典型的农耕文化特质。在日系企业中,员工不需要有本人主意和想法,只需做好本人的本职工作,像一颗螺丝钉一样坚守在本人的岗位,这就足够了。日本人对外的排斥和对内的团结,都可以从这种“农耕性情”中找到答案。

日本人的岛国根性使得他们在面对自然灾祸之时能够拧成一股绳,团结、冷静地应对,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他们的这一特质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无效防止了疫情的进一步扩散。日本人的危机意识使得他们不甘落后,时辰向先进文明学习,从而能够屹立于强国之林。但日本人的排外意识一定程度上也障碍了日本的发展,添加了日本的封闭性,并且这种意识一旦被左翼分子所利用,就有可能成为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垫脚石。岛国根性有其价值所在,也存在一些糟粕。

凡事皆有两面性,理性看待日本的沉浮,知日却不精日、仇日,才是当代中国人应该去做的。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