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四届曹文轩儿童文学奖评奖结果发布,本届奖项共评选出19部优秀作品,苏州高铁新城优秀作家石若昕创作的《住在冬天的姑姑》获得作家创作·长篇奖佳作奖。
阅读是儿童文学创作的沃土,谈及与儿童文学结缘,石若昕认为绕不开的是本人从小阅读习惯的培养。父母酷爱读书,从小就营建了浓厚的家庭阅读氛围,“家里安排了各类绘本、儿童故事书,让我从小就对儿童故事十分感兴味,还记得当时家里有一台小小收音机,我不断到现在对其中播放的《木偶奇遇记》还印象深刻。”《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猜猜我有多爱你》《爱心树》在内,都是石若昕觉得收获颇丰的书目。
兴味是最好的老师,从小培养的阅读习惯,让95年出生的石若昕比同龄人更热衷于观察身边的事物,大学时期,当同龄人都忙碌于考研或者找工作时,石若昕用一篇短篇儿童文学作品,敲开了儿童文学的“大门”,《喵们》——灵感来源于寝室楼下的一只流浪猫,一经发表后获得了很多读者的喜爱,并获得了2015年《少年文艺》最佳作品奖。
用儿童文学构建“理想王国”,初次坚定踏上了“儿童文学之路”。《精灵森林》《游来游去的旺财》《南国之冰》“机灵鬼成长记”系列、“女巫外卖”系列……石若昕把生活中的感悟和思考带进一个个作品中,让孩子从故事中去理解、去感悟,构建孩子们的“理想王国”。
2021年,石若昕了解到了渐冻症这一群体困难现状,然后就开始创作长篇作品《住在冬天的姑姑》,力争通过文学作品,让小朋友们更好地了解和接纳身边的特殊群体。“作品里的人物在我身边都有映射,就是想通过作品,让孩子学会爱的能力。”
目前,石若昕在新城某研究院就职,本职工作与文学创作如何协调?她表示,年轻的新城让她这个“斜杠青年”变得愈加强大,她的创作题材兼具小说和童话,幻想类的故事中,经常需要一些科幻性质的内容丰富本人的创作,加入新城之后,她更深入地了解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作为苏州高铁新城的优势产业,持续上新的智能网联汽车场景为她的创作带来了灵感,“未来版的汽车”在她的儿童故事中也常有体现。不只如此,石若昕表示,新城浓厚的阅读氛围,也对她的创作大有裨益,“阅读设备完备,随时随地都能坐下来享受阅读、进行创作。”
不久前,石若昕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她表示,将继续在文学创作和阅读推广的道路上步履不停,个人方面,下阶段将会集中精力创作新的系列和短篇,此外,也会分一部分精力进行“全民阅读”的推广,希望吸引更多力量参与全民阅读,给予孩子们协助,营建一种健康积极、向上向善的阅读环境。“也希望未来能为苏州高铁新城‘书香城市’和‘儿童敌对城市’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苏报融媒记者 袁雪 通讯员 刘娟 李欣雨 文/摄)
编辑:钱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