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篇章页,知单元任务
篇章页共两部分内容:
1、读懂主题“纯朴的乡村,一道独特的风景,一幅和谐的画卷”,因而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可以概括为“乡村生活”。
2、读懂要素。“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它既提示了孩子们阅读课文体会情感的方法,也明确了孩子们在学习课文时需要达到的能力目标。“写喜爱的某个地方,表达出本人的感受”是单元表达目标,旨在引导孩子们观察生活发现身边的乐趣,表达出本人的感受。
识记书写生字
一、引导识记生字
“徐、杂”的这两个字的学习可联系生活中的人名、报纸杂志识记。“篱”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疏”可用“蔬”字减偏旁的方法。“锄”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需特别留意的“剥”字在文中读一声bo。一声bo是文读,义同一声bao。一声bao是白读,用于口语,如“剥皮、剥花生”等。另外还有两个特殊的字音“乐”读四声yue,“亡”读二声wu。
二、指点个别难写的字
“疏”左右宽窄相当,但要留意左边的撇要穿插到左下方。“杂”的下部是“朩”,不是“木”,需将“木”的撇捺变为两点,竖画变为竖钩。“茅”字第五画是点,别丢了。“檐”字笔画较多,可以引导孩子配合插图找找“檐”在房屋建筑中的位置,留意左边从上、左包住“言”。写“锄”字时要留意左右笔画的穿插。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1、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①借助正文;②想象画面;③结合生活实际;④抓关键字眼;⑤多诵读、悟诗情,等等。
2、理解课题
“杂”是平舌音,“兴”,这里读四声xing。借助正文,理解“杂兴”。
释题:看到一年四季的田园风光,随兴而写的诗。
3、学习古诗,体会情感
(1)诗中提到了哪些植物?这些植物有什么特点?
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
(2)诗中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描绘了一幅“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有花有果、无形有色的夏季南方农村的美丽画面。
(3)诗中后两句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白天变长了,路上没有人经过,只要蜻蜓和蛱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4)这首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写法?
运用了衬托的写法。一是用“日长篱落无人过”衬托农人都干活去了,村庄里面静悄然的;二是用“惟有蜻蜓蛱蝶飞”来以动衬静,渲染出乡村的寂静。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田园风光的无限热爱之情。
《宿新市徐公店》
1、理解题目
宿,是平舌音,组词:住宿、投宿。
释题: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
读题,留意停顿:宿/新市/徐公店
2、想想画面,体会情感
(1)诗中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都有什么特点?
篱落(稀疏)、径(长)、树(叶儿不密)
(2)《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是初夏,这首诗的季节是相对早一点还是晚一点?
“菜花稀”说明菜花凋谢了,已经进入夏天了,“日长”也是夏天的特征。而这首诗“飞入菜花无处寻”说明菜花还开得很旺,可以看出本首诗所写的季节是暮春。
(3)用本人的话说说这首诗后两句诗描绘的画面,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阳光灿烂,篱笆稀稀疏疏,一条长长的小路伸向远方。树叶还不是很浓密,尚未构成树荫。丽日当空,微风轻拂,地面上树影斑驳。儿童追逐着黄色的蝴蝶,结果蝴蝶飞入了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抒发了诗人对田园风光的热爱与赞誉之情以及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