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故人庄
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过故人庄》是一首“通体清妙”的五律,大巧若拙的手笔,描画了诗人隐居鹿门时应邀赴田家作客的过程,表现了对真诚友谊的赞誉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写得深衷浅貌,语短情长,富有浓郁的生活气味和乡土风味,是一首久负盛誉的田园诗。
归园田居·其一
魏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不足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诗中“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几句,历来深受称道。前两句从视觉着墨,若隐若现,若隐若现,在极素淡的景象中,显出山村的宁静;后两句改从听觉下笔,狗吠鸡鸣,远近高低,寂无人声,进一步反衬出乡间的安谧。这种精微的描写,又似乎毫不经意,好象信手拈来,与全篇组成了一个浑然的全体,从而深刻地反映出作者脱离官场之后,那种轻松愉快、悠然自得的心情。
归园田居·其三
魏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全诗八句,前六句抒写诗人的劳动生活,情真境美,给人以享受,引人去遥想。之所以如此,恰恰因为诗人归耕的意愿闪耀着理想的光辉。因而,结尾二句才点明宗旨: 不违此意愿,一切何足惜。如果说前六句仅仅塑造了一个劳动者的抽象,那么全诗塑造的则是躬耕园田、洁身守志的诗人自我抽象。
终南别业
唐代: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这首《终南别业》抒写诗人隐居终南山期间那种悠然自得的情怀,极尽诗人淡泊清闲、随遇而安、无往不适的意致,又蕴涵着诱人深思耐人寻味无穷的禅机理趣,是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名篇。
渭川田家
唐代: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王维的这首诗写的是初夏傍晚农村生活的实景,充满了“田园牧歌”的情调。太阳已经西斜,落日的余晖照着村落。大大小小的深巷中牛羊成群结队的归来。村中的老翁拄着拐杖,站在柴门前,等候着外出放牧牛羊,即将归来的儿孙。显然,这是一幅安祥宁静,充满了浓郁生活气味的农村晚景,弥漫着令人沉醉的诗情画意。接着诗人的视线一转,五六句出现了另一种景色:一望无垠的绿油油的麦田,麦苗已经抽了穗;一带被蚕吃过的桑林,桑叶稀疏。农夫们扛着锄头从田间归来,在村口相见,彼此寒喧着、闲谈着,议农事,话家长,其乐融融,这又是另一幅平凡习见,但又不乏乐趣的农村生活画面。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唐代: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幼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此诗写景如画,景物清丽明秀;言情婉转,人物形象逼真,呼之欲出;情与景,人与境浑然一体。意境清幽恬静而又带有飘逸之气。与陶渊明的诗相比,陶诗恬淡,而此诗在恬淡中又不乏逸气和仙气。诗中的“共挥”、“长歌”、“陶然”抽象都有“谪仙”的豪放飘逸的个性在。
杜甫《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初春红日当空普照,山光水色愈加绚 丽。东风和煦,百花竞开,芬芳袭人。诸种景色无机地交融在一起,色彩浓艳地涂画出春天明丽俏艳的景色。春日冰雪消融,泥润土湿,秋去春来的燕子也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愈加充满生机,春意盎然,还有一种动态美。惠风和煦,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这大自然赐予的温暖,伏在溪边的沙洲上静卧不动。静态的鸳鸯和三句中动态的飞燕相对应,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江村
唐代: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成都郊外浣花溪畔乐天知命的自足式的生活。这是一幅优美的生活情趣图画。清清江水,碧波荡漾,绕过村庄流淌,在漫长的夏季里,由于天气炎热,江村变得很幽静。诗人为我们描述了非常恬淡幽闲的日常生活画面。房梁间的燕子,尾部如剪,穿越而来,悠忽而去,自在自由,无忧无虑;水中的鸥鸟,相亲相近,互相嬉戏,潇洒随意。这是一种极为闲适的乡村景色。闲淡的生活,给诗人带来了乐趣,也给家庭带来了天伦般的快活。年老的妻子在纸上画上方格,权作棋盘;幼小的孩子敲打着针,试图作为在江边钓鱼的钓钩。作者展示在我们面前的完全是一种自满自足式的乡村生活,字里行间跳荡着对田园生活的赞誉。
秋夜喜遇王处士
唐代:王绩
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退隐躬耕的诗人也颇为忙碌。这不,刚刚在屋北的场地上 锄完豆角的野草,又赶去东边的田地里收割禾黍。不知不觉,太阳早已下山,月亮 又从东边升起。好在这是个满月秋夜,天高气爽,空气清新,圆圆的月亮洒下银辉, 大地景象好像白昼一样清晰可见。诗人就像当年的陶渊明那样,戴月荷锄,手提镰 刀前往家中,正好半路上遇见同村同隐的王处士,好友相逢拉起了家常。就在他俩 喜滋滋地畅谈时,忽然看见四周星星点点的光亮在游动。静谧的夜空中,许许多多 飞舞的萤火虫,登时,笼罩在溶溶明月清辉中的村庄和田野,增添了无限生气。
东坡
宋代: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大雨洗过东坡,月色格外清莹;买卖人已渐渐走完,我这野老才踽踽而行。不必讨厌东坡的路险峻不平,我独赏那拄杖的笃笃之声。诗人描述的是雨后夜中散步这样极平凡的日常生活事件,却深含了独立危行的人生态度。诗中用“市人行尽野人行”概括了本人的遭遇和遗世独立的伟大孤立感;用“荦确坡头路”的意象,意味了人生旅程的坎坷;用“自爱铿然曳杖声”表达超脱旷达、苦中得乐的人生观。
小编推荐
1千古伤心名句,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唯美古诗词
2青春与人生名人名言50句,珍藏对写作文很有用,写作素材经典语录
3《月亮与六便士》,社会要向前发展,就必须制定一套规矩礼仪!
4书单:清华北大联袂推荐,最适合大学生读的经典书籍,干货珍藏!
上一篇:7首美到心碎的古诗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