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石
郑燮 〔清代〕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题画诗《竹石》
【Qing电台】-竹石 音频: 进度条 00:00 01:16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古诗词延伸阅读
作者简介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次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词语注解: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yán)
中。
紧紧咬住青山毫不放松,原来是由于根深深地扎在了岩石缝隙中。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立根:扎根,生根。原:本来,本来,原来。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千磨万击还坚劲(jìng)
,任尔东西南北风。
历经无数的磨练和打击身骨仍然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磨:折磨,波折,磨炼。击:打击。坚劲:坚强无力。任:任凭,无论,不管。尔:你。诗文翻译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质量 。是一首赞誉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
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和它顽强的生命力;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练,才长就了一身英俊挺拔的身姿,而且从来不畏惧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的击打。郑燮不但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在他笔下的竹子竹竿很细,竹叶着色不多,却青翠欲滴,并全用水墨,更显得高标挺立,特立独行。所以这首诗表面上是写竹,实际上是写人,写作者本人那种耿直、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性情,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打败困难,面对现实,像在石缝中的竹子一样刚强英勇,体现了爱国者的情怀。
这首诗里竹有个特点,它不是孤立的竹,也不是静止的竹,而是岩竹,是风竹。在作者郑板桥的诗画中,竹往往是高尚品行和顽强意志的意味,而风则往往是恶势力的代表。诗人用”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可以说全诗的意境至此顿然而出。这时挺立在我们面前的已不再是几杆普通的竹子了,我们感遭到的已是一种顽强不息的生命力,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而这一切又都蕴涵在那萧萧风竹之中。
这首诗的言语简易明快,却又固执无力,具体生动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恶劣环境下,长在危难中,而又自在自由、坚定乐观的性情。竹子在破碎的岩石中扎根,经受风吹雨打,但它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咬”字,写出了竹子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定的信心。最初一句中的一个“任”字,又写出了竹子无所畏惧、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总体描写了竹子、以及作者的高风亮节。
图书推荐
《古诗词导读》
CDK诗词:假日导读
end
国学经典 文化传承
思维训练 情景探索
艺术启蒙 素质提升
报名热线:
清多么中心王老师:15803510239
闫老师:13453459912
兴博学堂(兴华街钢材大厦东7层)乔老师:18803414439
育博学堂(桃园南路44号)任老师:18803416607 新民校区
荟博学堂(新民中街物流大厦三层)刘老师:18803415435 漪汾校区
志博学堂(漪汾街62号二层)郭老师:18603450423
翰博学堂(晋阳街英语周报大厦二层)我们的童年
在清多么
点击“阅读原文”,查阅更多诗词视频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