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小学生必背古诗《竹石》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今天,我们分享的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燮的作品《竹石》。郑燮号板桥,即我们耳熟能详的郑板桥。这首《竹石》是一首题画,是郑燮为本人画的《竹石图》题的诗。

竹石图

古人认为:

竹子四季常青,意味顽强的生命;竹子是空心儿的,代表淡泊名利的品格;竹子的枝条柔韧而坚实,意味柔中有刚的做人准绳;竹子长而有节,是有时令意味

这些都是古时候人们追求的美好的质量因而,竹子与梅花、兰花、菊花并列在一起,称为花中四君子,从古至今,不断都是人们歌颂赞誉的对象。

我们今天分享的这首《竹石》的作者郑燮,就是一个特别喜欢竹子的人。喜欢竹子倒是不难理解,那石头又是怎样回事呢?我们先来读一遍这首诗在诗里找答案。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诗文大意: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破裂的岩石中。蒙受过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依然坚韧。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经受得住,仍然坚韧挺拔,顽强地生存着。

诗文赏析: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固执质量。是赞誉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在赞誉岩竹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还表达了本人那顽强而又执着的质量,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本人刚正不阿、耿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

“咬定青山不放松”,首先把一个挺立峭拔的、牢牢把握着青山岩缝的翠竹抽象展示在了读者面前。一个“咬”字把竹子拟人化,赋予他人的动作和性情,它不仅写出了翠竹紧紧附着青山的情景,极为传神地表现出了竹子那种不畏艰苦,与大自然抗争,顽强生存的精神。同时也刻画出诗人耿直倔强的性情,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岩上竹

“立根原在破岩中” 紧接着,诗人对上一句竹子的“咬定”行为,做了呼应与解释:原来这根竹子跟普通的竹子不一样,它并不是生长在肥沃的泥土里,而是生长在岩石缝隙中。

在石头缝里求生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根扎得不牢固,肯定抵挡不住风吹雨打;如果根扎得不够深,又接触不到泥土的养分,肯定也活不长。

所以这根生长在岩石里的竹子,要牢牢咬住青山不放松,把根扎得又深又稳,这样才能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去。

如果单独画竹子特别是墨竹,难以体现它顽强的生命力,而把竹子和石头结合在一起,相当把它执着坚强的特性都展示出来。

竹影婆薮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读到这里,那根生长在岩石缝里的竹子,好像有了生命。他骄傲地站在岩石上,度过了春夏秋冬,挺直了腰杆,对狂风暴雨说,不管你们怎样打击我,我都不怕,谁在乎你是哪个方向吹来的风呢,反正吹不走我。

诗人用“千”、“万”两个字重点突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可以说全诗的意境至此顿然而出。

这时挺立在我们面前的已不再是几杆普通的竹子了,我们感遭到的已是一种顽强不息的生命力,一种坚忍不拔的意志力。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诗人那种耿直倔强的性情,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诗人简介:

郑燮画像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 “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

以上文章由“公众号:小萌娃爱学习”收集整理,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