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有什么关于秋天的诗或句子(立秋)?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到了立秋,虽然偶尔还会有「秋老虎」的余威,但热归热,没有原来那么潮了。立秋那一刻,梧桐树必定开始落叶,因而才有「落叶知秋」的成语。我想和你分享的是苦难诗人杜甫过立秋节气并为之写诗的古诗。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首诗。

立秋后题

日月不相饶,节序昨夜隔。

玄蝉无停号,秋燕已如客。

平生独往愿,难过年半百。

罢官亦由人,何事拘形役?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 年),安史之乱依然席卷着中原大地,四十八岁的杜甫也面临着人生的严重转机。日月如梭,斗转星移,光阴不饶人啊!昨天夜里,节令交了立秋,这也意味着秋天到了。

晚上醒来,杜甫听到知了还在不停地叫着,这也许是它们生命最初时光的余响吧!抬望天空,一群燕子立在枝头,它们时而啁啾鸣叫,时而叽喳不休,好像在讨论着南迁的事情。身为候鸟的燕子,此时就像北方的客人,要飞回到南方过冬了。面对知了的余音,倾听燕子的啁啾,联系到本人的遭遇,杜甫陷入了沉思。

乾元元年(758 年),杜甫还是朝廷的左拾遗,左拾遗是向皇帝纳谏的官职,杜甫也因这个官职风光了一把。但是好景不长,这年夏天,杜甫的好友房琯、严武被贬。受房琯等人的牵连,杜甫也被贬到华州(今陕西华县)担任司功参军。所谓华州司功参军,也就是华州军政长官的参谋,担任文书的起草和档案的整理。

杜甫刚到华州,正值七月,安史之乱和平正盛,面对难耐的酷暑和堆积如山的文书,杜甫备尝艰苦

同年腊月,趁着年假,杜甫回到了东都洛阳,他见到了阔别多年的亲朋好友,暂时获得了亲情的温存。乾元二年(759 年)正月,降而复叛的史思明僭称大圣燕王。二月,史思明挥兵南下,很快就解除了邺城之围。

三月,唐军大败,郭子仪率军退守洛阳。就在这个时候,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