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马诗(其五)》— 唐.李贺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马诗(其五)  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正文

大漠:广大的沙漠。

燕山:在河北省。一说为燕然山,即今之杭爱山,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

钩:古代兵器。

何当:何时。

金络脑:即金络头,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踏:走,跑。此处有“奔驰”之意。

清秋:清朗的秋天

诗词译文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什么时候才能给它戴上金络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

诗词赏析

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来抒情,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本人的抱负得以施展,削平藩镇、为国建功的热切愿望。    前两句“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是说,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展示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钩”是一种弯刀,一种武器。从明晃晃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抽象,也就含有思战役的意思。平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

  后两句“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是说,何时才能遭到皇帝的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三四句借马以抒情。“金络脑”是贵重的马具,意味马受重用。显然这是作者热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嘶鸣。

创作背景

李贺的《马诗》共有23首,名为咏马,实际上是借物抒怀,抒发本人怀才不遇的愤慨和建功立业的抱负。这里所选的是第五首。

作者引见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

感激预览,关注公众号,每天带你学一首诗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