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初中古诗词中“月亮”意象探析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地方电视台一档大型文化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其飞花令比赛令人震撼,赞赏不已。我们不由得提出疑问:月亮是古人抒情达意争相选取的一种意象,而诗人是如何将月亮与其他意象组合来抒发本人的情感呢?通过这个问题,又引发出“什么是象”“什么是意境”“有哪些组合方式”等问题,于是我们展开了对古诗词中月亮意象的深入探究。

我们希望带领课题组的成员重温传统诗词文化,通过整合分析古代文化中月亮的意象,借助“意象组合”的解读方法,探究月亮意象与其他传统意象的组合所产生的不同的微妙意境,进一步揣摩诗人蕴涵于诗境中的感情,深入领会诗歌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及意义。课题组每个成员都成为出色的侦探家,去不断探寻古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追随民族文化的踪迹,传承我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探究问题

1.古人们为什么喜欢写月亮?

     2.月亮代表了什么?只是“思乡”吗?

     3.在古诗词中,“月亮”一般和什么景物一起呈现的?

4.在古诗词中,“月亮”和其他景物是怎样陈列组合的?

探究思路

首先了解什么是意象,什么是意境,再大量搜集有关月亮的诗句,建立“月亮档案”。接着在班里举行《班级诗词大会》,通过飞花令、用诗解图、专家解答等方式了解古代文化中的“月亮”意象。然后进行小组探究、合作品析和评价,完成“‘月亮+N’意象组合”专题学习探究任务卡。进而举办交流分享会,最初整理活动结果,撰写结题报告。

研究方法

1.网络信息搜集:上网收集相关材料,进而学习研究,分析整理;

    2.专题讨论法:全班分为六个小组进行小组探究、合作品析和评价;

    3.采访讨论法:对同学们进行本课题学习的反思进行采访,课题组成员整理结果并进行讨论,得出活动结果,撰写结题报告。

研究过程

搜集材料,分工合作

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在网上各自搜集了大量有关月亮意象的材料,了解意象与意境的含义,初步整理分类材料。随后,我们将全班分成六个小组,由本课题组中的六位成员带领各组完成材料的分类整理,其余四位成员将分为两个《班级诗词大会》的掌管人,一位专家解答环节的小专家,一位飞花令环节中的登记各小组得分的计分者。在本专题组成员的带领下,同学积极整理分类材料,完成“月亮档案”。

举办《班级诗词大会》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①第一轮淘汰赛

两位掌管人在台上为我们掌管《班级诗词大会》,给我们引见游戏规则。游戏为飞花令分三轮,第一轮淘汰赛,第二轮争霸赛,第三轮加分赛,前两轮派不同代表出战,抽签决定,两两PK。

在这一轮游戏中,各代表预备充足,决心满满,台下的队友为他们加油打气。各代表表现可圈可点,最初三个小组胜出,进入争霸赛。

②第二轮争霸赛

争霸赛中抽签决定,两两PK,侥幸抽到“3”的那一组,前半轮为空,后半轮与抽到“1”和“2”的那个两组胜出的一组PK。胜出的那个小组将直接取得第一名,剩余小组还需进行第三轮的加分赛,用这三轮所得的总成绩得出名次。

后半轮大家虽略有些紧张,但发挥正常,不料第一组的代表有些激动,以至于把诗念错,与第一名无缘,最初胜出的是第三小组。

③第三轮加分赛

这一轮有些特殊,全员参与,各个小组组内比拼,轮番作答,若是组内某人回答不出,那么本小组的加分赛结束,由计分者计算总分。当所有小组游戏结束时,名次便知晓了。

在这轮比赛中,有一小组可闹出了笑话,由于说得太急,出现了口误:“床前明月光,低头思故乡。”闹得大家捧腹大笑,这疑似游戏黑洞的同学之后经常被我们用这梗来调侃。

在这次《班级诗词大会》中,同学都积极参与,从中也认识到了很多关于月亮的诗句。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探究古诗

我们每个小组选定一首诗进行探究,完成“‘月亮+N’意象组合”专题学习任务单。利用所学的知识找出这首诗的意象和组合方式,接着将诗中的意象按照一定的组合规律将其组合陈列,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用一段话来描述以上的画面,说说从以上描写顺序、组合方式、描写方法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举办交流分享大会

我们在这次大会中汇报各自探究的情况。各个小组的组长和由两个掌管人和小专家以及计分者组成的第七小组的代表,以PPT的方式为我们汇报各个小组的探究情况。

在老师同学们的协助下,本课题小组完成了此次的探究任务,开始整理活动结果,撰写结题报告,最初以PPT的方式向同学们呈现各组的结题报告。

课题掌管人:曾好

课题组成员:夏娜 许凯旋 

王馥兰 冯佳淇

庄林霖 许思婷 

陈嘉桐 刘智峰 

欧阳伟祥    

指点教师:刘映秀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