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完成、高中内容持续整理编辑中
诗经第一首,文字记载诗歌第一首,一句"关关雎鸠"开创两千年的诗歌文化,如今读来依旧人物活泼,情感生动。
窈窕淑女,君子好(hǎo)逑(qiú)。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02.蒹葭-诗经: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秦风中的旖旎异作这首诗就是把暮秋特有景色与人物委婉难过的相思感情浇铸在一起,从而渲染了全诗的气氛,创造了一个扑朔迷离、情景交融的意境,正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体现。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层次分明,言语质朴,且以哀景写哀情,情真意切,颇具特色,也颇能体现汉乐府即景抒情的艺术特点。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104.观沧海-东汉.曹操:碣石赋歌,秦皇汉武之功业,孟德之志哉
这首诗不但通篇写景,且独具一格,可谓中国山水诗的最早佳作,特别遭到文学史家的厚爱。这首诗写秋天的大海,能够一洗悲秋的感伤情调,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这与曹操的气度、品格乃至美学情趣都是紧密相关的。
水何澹(dàn)澹,山岛竦(sǒng)峙(zhì)。
105.饮酒-魏晋.陶渊明:东篱采菊鸟倦飞,南山归隐一渊明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106.木兰辞-北朝民歌:融合娇美和刚健的奇女子千年只一个花木兰诗中以人物问答来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以众多的铺陈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以风趣的比喻来收束全诗,令人回味。这就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zhù)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jì)鸣啾啾(jiū)。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勇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zhuó)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0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明快爽朗,言语清新高远,内容独树碑石。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襟怀。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08.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幽州台是花瓶摆设,楚辞体的唐诗,天地虽大明主难觅这首诗没有对幽州台作一字描写,而只是登台的感慨,却成为千古名篇。诗篇风格明朗刚健,是具有“汉魏风骨”的唐代诗歌的先驱之作,对扫除齐梁浮艳柔弱的方式主义诗风具有拓疆开路之功。
109.次北固山下-唐.王湾: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诗就可以传送千古不只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绚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1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明月照我到夜郎,好基友共遥思这种将本人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抽象思维所构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112.行路难-唐.李白:垂钓碧溪乘舟梦日总有时,扶摇直上九万里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荡纵横,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局。其重要的缘由之一,就在于它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崎岖、复杂变化。最初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现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13.黄鹤楼-唐.崔颢: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14.望岳-唐.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初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澎湃的气象,抒发了本人勇于攀爬,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弥漫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荡胸生层云,决眦(zì)入归鸟。
115.春望-唐.杜甫:望断长安愁苦深春这首诗在内容上集中表现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诗风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深沉委婉而不浅露。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1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唉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只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这种火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不断激动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
下者飘转沉塘坳。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117.观刈麦-唐.白居易:无法"乐天"的现实主义诗人的忧苦其《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与本诗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异曲同工,直指农民本心,同时能够自动去和农民对比,当是时代十分难得。
妇姑荷箪食,幼稚携壶浆,
吏禄三百石,岁晏不足粮,
11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变幻白雪夜,友人归途千里
以奇丽多变的雪景,纵横矫健的笔力,开阖自若的结构,抑扬顿挫的韵律,精确、鲜明、生动地制造出奇中有丽、丽中奇的美好意境,不只写得声色宜,张弛有致,而且刚柔相同,急缓相济,是一乎不可多得的边塞佳作.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1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本人,固然感到难过,却又相当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
这首诗,在艺术上较多地体现了自居易《新乐府》的创作特点:抽象鲜明,主题突出,言语通俗而生动,叙事简约而完整。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121.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西湖游春记可以看做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诗人饱览了莺歌燕舞,沉醉在鸟语花香,最初,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了
122.雁门太守行-唐.李贺:浓艳奇诡的诗鬼李贺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非但鲜明,而且秾艳,它们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等交错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
123.赤壁-唐.杜牧:杜公子一定不是嫉妒周郎了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却是通过"小物""小事"来显示的。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赤壁之战的风云人物,后二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124.泊秦淮-唐.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诗人夜泊秦淮,在茫茫沙月,迷蒙烟水中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不由触景生情,顿生家国亡思,将对历史的咏叹与对现实的思考紧密结合,从陈的荒淫之国联想到江河月下的晚唐命运。
125.夜雨寄北-唐.李商隐:西窗烛下话巴山夜雨,何时归此诗言语朴素流畅,情真意切。“巴山夜雨”首末反复出现,令人回肠荡气。“何当”紧扣“未有期”,无力地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
126.无题-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127.相见欢-五代.李煜: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时过境迁,如今的李煜已是亡国奴、阶下囚,荣华富贵已成过眼烟云,故国家园亦是不堪回首,帝王江山毁于一旦。阅历了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经受了国破家亡的痛苦折磨,这诸多的愁苦悲恨呜咽于词人的心头难以排遣。
128.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开苏轼辛弃疾豪放诗词先河语气沉郁雄浑,风格苍凉悲壮,爱国主义的英雄气概充满了字里行间,气象开阔,开苏、辛豪放词之先河。
浊酒一杯家万里,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全词言语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
130.登飞来峰-宋.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
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131.江城子-宋.苏轼:狂放东坡一词已道尽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构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举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132.水调歌头-宋.苏轼:明月几时有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33.渔家傲-宋.李清照:婉约词派仅见的豪放词这首词气势澎湃、音调豪迈,是婉约派词宗李清照的另类作品,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是李词中仅见的浪漫主义名篇。
135.南乡子-宋.辛弃疾: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感怆雄壮,意境高远。
136.破阵子-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可怜白发生从内容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极骁勇雄健;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言语风格上看,绚丽而不纤巧;从塑造的抽象上看,塑造了一位爱国失意的将军抽象。
137.过零丁洋-宋.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邪气贯长虹,确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138.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断肠人在天涯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精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
139.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此曲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艺术性完满结合的名作。在他的散曲集《云庄乐府》中,以“山坡羊”曲牌写下的怀古之作有七题九首,其中尤以《潼关怀古》神韵最为沉郁,色彩最为浓重。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40.己亥杂诗-清.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抒发了本人辞官司离京时的复杂感情,展现了诗人不畏波折、不甘沉沦、一直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情和献身精神。全诗移情于物,抽象贴切,构思巧妙,寓意深刻。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149.旅夜书怀-唐.杜甫:天地一沙鸥
全诗景情交融,景中无情。整首诗意境雄浑,气象万千。用景物之间的对比,烘托出一个独立于天地之间的飘零抽象,使全诗洋溢着深沉凝重的孤单感。这正是诗人身世际遇的写照。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150.月下独酌-唐.李白:邀月顾影独酌
表现了李白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情。邀月对影,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反面看,却极度凄凉。
151.短歌行-曹操:去日无多求贤若渴
这首诗政治内容和意义却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诗充分发挥了诗歌创作的特长,精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全诗感情奔放,痛快淋漓地抒发了杜甫无比喜悦的心情。
剑外忽传收蓟北,
157.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大江东去、人生如梦...抒发了苏轼对昔日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以及词人对本人坎坷人生的感慨之情。“人生如梦”,抑郁沉挫地表达了词人对怀才不遇的无限感慨。“一樽还酹江月”,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感情沉郁,是全词余音袅袅的尾声。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本词深得道家旷达豪放的精神。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俭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160.将进酒-唐.李白: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借题发挥”借酒浇愁,抒发本人的愤激情绪。这首诗非常抽象的表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情:一方面对本人充满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现波折后,又流显露尽情享乐之情。全诗气势豪迈,感情奔放,言语流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161.峨眉山月歌-唐.李白:一诗无景,半篇地名全诗连用五个地名,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示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言语自然流畅,构思新颖精巧,意境清朗秀美
162.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老衰飘零遇旧识,江南好人全非
唱不尽兴亡梦幻,弹不尽悲伤感叹,凄凉满眼对江山
16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铁马冰河入梦来这首诗情感激昂,精神饱满。作者晚年境遇窘迫,身体衰弱,但并没有哀伤本人,而是想着从军奔赴边疆,跨战马,抗击敌人进犯。表达了诗人的爱国热情希望用实际举动来报效国家,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铁马冰河入梦来。
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表面看来写得平直朴素,实际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言语优美,节拍平缓,寓情于景,以景写情,写出了征人眼前之景,心中之情,感人肺腑。诗意婉曲深远,让人回味无穷。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一反悲秋惯例,全诗气势雄浑,意境绚丽,融情、景、理于一炉,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
渴望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山入潼关不解平。
这首诗先写虚度光阴、报国无门的痛苦,而后赞誉主客双方的才华与抱负,最初以挥洒出世的幽愤作结。全诗感情色彩浓郁,情绪如狂涛漫卷,笔势如天马行空。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分发弄扁舟。
这首诗浑然一体,意境高远,风格雄健,抽象壮美瑰玮的五律也可以说能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包涵长江中游数万里山势与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描写秋天山野景致的五言律诗。诗风疏朴自然,于平淡中表现出诗人"相顾无相识"的抑郁苦闷的心情,同齐梁以来绮靡浮艳的文学风习大异其趣。全诗洗尽铅华,为唐初诗苑吹进一股清新的气味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这是充满诗人对生活的逼真体验的哲理诗,因而写得兴会淋漓,有着一种真诚而浓郁的感情力量;哲理与诗情又是通过抽象化的手法表现出来的,因而述理、明志、抒情在具体的艺术抽象中实现了完满的结合。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面对这繁花似锦的景象,忍不住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束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以花寄情,揭示了诗歌的宗旨——对远行人的思念。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173.赠从弟-魏晋.刘桢:借物言志,松为岁寒三友\君子之典范
貌似咏物,实为言志,借青松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全诗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寓意高远,气壮脱俗。
以白描的手法,言简意赅地全方位展示了边海人们的痛苦生活。
175.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宋.李清照:婉约派女词人的处女作
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晚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176.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宋.欧阳修:颍州西湖绿水逶迤芳草长堤
全词以轻舟的行进为线索,渐次写出堤岸和湖面的景物特征,并将游人之悠闲意趣融入其中,轻舟短棹、绿水芳草、游人笙歌与惊飞沙禽,“西湖好”在这一背景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诠释。
177.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宋.周敦儒:清秋残阳国破,金陵城头吹泪扬州
全词由登楼入题,从写景到抒情,表现了词人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精神,感人至深。目接“千里”“万里”,“欲与天公试比高”;视通几千年,指点江山主沉浮。充分展现了雄阔豪放、气势澎湃的风格。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179.卜算子.咏梅-宋.陆游:只要香如故
诗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比喻本人虽终生坎坷,绝不媚俗的忠贞。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要香如故。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怀乡思亲之情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181.商山早行-唐.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精炼的词语、绘画一样的技法捕捉最真实的感受,有了“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样的佳句,纯然写景而不说辛苦愁思,而意味自然其中。
景别致而凄美,情愁苦而悲怆,意蕴藉而苍凉,境雄阔而高远,神完气足,可谓晚唐登临之作的翘楚。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这首怀古诗表面上咏的是古人古事,实际上还是着眼于今人今事,字里行间处处有诗人的自我在,但这些又写得不那么露,而是很讲究委婉蕴藉的,诗人善于把本人的身世际遇、悲愁感兴,巧妙地结合到诗歌的抽象中去,于曲折处微露讽世之意,给人以警醒的感觉。
全诗如行云流水,奔放不羁,又抑扬顿挫,笔势纵横,极富表现力。
185.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却道天凉好个秋全词通过回顾少年时不知愁苦,衬托“而今”深深领略了愁苦的味道,却又说不出道不出,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独特之处在于一反词人其他词中常有的哀怨情调,变为色彩鲜明,抽象生动。全词以白描的手法、浅近的言语,勾勒出了一幅春光明丽、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
189.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宋.苏轼:门前流水尚能西苏东坡善于直抒胸臆,不假比兴,所以读之觉显露直白。他的词大多源于他的生活经验与人生感悟,看似不经意地脱口而出,实则是真正超脱的思想心情。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本诗妙处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体,包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
独坐幽篁(huáng)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诗人闻笛后的孤寂心情和乡思之切,短短的一首七言绝句,颇能显现李白艺术创作上的客观倾向。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
219.逢入京使-唐.岑参:鞍上传语报平安
这首诗言语朴素自然,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味,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清新明快,余味深长,不加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诚。
马上相逢无纸笔,
这首诗以拟人化的手法、轻灵的言语,从花草树木的角度写对春天的留恋,读起来饶风趣味。
惟解漫天作雪飞。
朴实平易,生动抽象,表现力强,一个“空”字突出表现了“行人”被“赚”后的失落神态。“放”、“拦”等词语的运用,赋予“万山”人的思想、人的性情,使万山活了起来。
前两句写户外的“家家雨”、“处处蛙”,直如两部鼓吹,喧聒盈耳。后两句写户内的一灯如豆,枯坐敲棋,寂静无聊,恰与前文构成鲜明对照,通过这种对照,更深地表现了诗人落寞失望的情怀。
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诗中青山,流水,红日,白云,相互映托,色彩璀璨。班马长鸣,抽象新鲜活泼,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自然美与人情美交错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画面中流荡着无限温馨的情意,感人肺腑。
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全诗意在求仕,却不直接告白,不露乞怜痕迹,大方得体,深婉有致。写“望洞庭湖”,“平”“涵”“混”“蒸”“撼”等词,锤炼精妙,富有表现力,写出了烟波浩渺、水天合一的雄伟气象,以及汹涌磅礴的澎湃气势。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内容及其单纯,以重章叠句营建特别的氛围,抒发质朴率真的情感。
式微,式微,胡不归?
这是一首陈旧的恋歌,跌宕崎岖、缠绵悱恻、婉转动人,即便穿过了两千多年的岁月,读来仍然强烈的共鸣。
197.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曲径通幽、万籁俱寂
曲折的小路,幽静的花木,肃穆的禅房,构成一种静谧祥和的气氛,似乎可以洗濯(zhuó)身心,放飞灵魂。那山光水色、鸟语花香、清潭倒影,都会引起无限遐思,让人参悟这空寂中的禅意。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深婉委婉的特点,可以说是一种提高和净化了的通俗词。
211.山坡羊.骊山怀古-元.张养浩:都变做了土
周室衰微、诸侯争霸、列国纷纭、无论是输是赢,都回归大地;立意高远、境界阔大。
骊(lí)山四顾,阿房(ē páng)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yū)。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209.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清.纳兰性德:远塞晚烟荒垒旧关
纳兰胸中风起云涌:怀古之心,恋乡之情,忧虑之思,纷纷扰扰难以平静。此时边关的云烟、堡垒、落日均染上了情绪的色彩。整个边关不再是唐人笔下的雄浑、苍凉、悲壮,取而代之的是满目萧瑟的冷清与破败。
207.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宋.陈与义:古今多少事都付渔歌中
此词直抒胸臆,表情达意逼真感人,通过上下两片的今昔对比,萌发对家国和人生的惊叹与感慨,神韵深远绵长。
长沟流月去无声。
208.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宋.辛弃疾:斫去桂婆娑
艺术境界、气象和风格来看,都与运用神话传说的浪漫主义手法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超现实的艺术境界,来处理现实的苦闷与实现理想的浪漫主义手法的特点,是一首富于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优秀词章。
把酒问姮(héng)娥:被(pī )白发、欺人奈何?
作者借咏喇叭,活画出明朝中后期宦官在运河沿岸作威作福、鱼肉百姓的社会现实。此曲立意新奇,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深刻的讽刺意义。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
210.南安军-宋.文天祥:求伯夷叔齐求山河千古这首诗化用社甫诗句,抒写本人的襟怀,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感情,显示出民族邪气。这首诗逐层递进,声情激荡,不假雕饰,而自见功力。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全诗思路流畅清晰,感情跌宕豪壮。起笔叙艰苦卓绝的飘零生涯,承笔发故乡沦丧、山河破碎之悲愤慨叹,转笔抒眷念故乡、怀恋亲人之深情,结笔盟誓志恢复之决心。诗作格调慷慨豪壮,令人读来荡气回肠,禁不住对这位富有强烈民族意识的少年英雄充满深深的敬意。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224.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雨后秋夜,明月清泉浣女,隐士妙土
这首写山水的名诗,于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之中寄托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通过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 228.沁园春.长沙-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当日仓促站在湘江一隅,24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湘江幸哉\橘子洲幸哉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229.归园田居(其一)-魏晋.陶渊明:藏匿师宗,复得返自然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追悔本人“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本人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逼真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沉醉。
230.芣苢-诗经.周南:西周抖音神曲这首诗重章叠唱、回环往复令人神往,这也是诗经的魅力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231.梦游天姥吟留别-唐.李白:杂言相间间或骚体脱离律束意境雄奇的游仙诗,只此一家别无分号梦游仙府名山,着意奇特,构思精密,意境雄伟。感慨深沉激烈,变化惝恍莫测于虚无飘渺的描述,寄寓生活现实。虽离奇,但不做作。内容丰富曲折,抽象辉煌流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方式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不受律束,体制解放。信手写来,笔随兴至,诗才横溢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23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辛弃疾: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虽有豪放之因素,但细究可发现,此词风格非“豪放”一词所能全面概括。从全体上来看,此词并非一首激情磅礴、斗志昂扬的豪放之文,而是一首沉郁顿挫、悲壮苍凉之作
233.登高-唐.杜甫:老病孤愁重阳、萧瑟荒凉登高总体上情景交融之中满满的萧瑟荒凉,身世之悲、抑郁不得志之苦融于悲凉的秋景之中,极尽沉郁顿挫之能事。
百年多病独登台。
234.琵琶行(并序)-唐.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pén)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无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理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235.声声慢-宋.李清照:书愁以口语的朴素清新,得六朝小赋之神髓以朴素清新的口语入词,抒发了在国破家亡劫难重重后的忧虑苦闷。通篇写愁,婉转凄楚。起句十四个叠字,体会叠字包孕的情感和递进层次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239.赤壁赋-宋.苏轼:江上清风\山间明月\共我须臾人生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沉浸美景中而忘怀世俗;再从凭吊历史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动不居,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初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的存在,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写景、抒情、说理达到了水乳交融之境界。意象连贯,结构严谨。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242.涉江采芙蓉-汉.古诗十九首:思乡怀亲\真假往复\简单真诚思乡怀亲,在交通不便音讯难往又别离诸多的古代是最普遍和最伤情的,这首诗真假结合且模糊轮换,写作手法突出,简单的言语反而最真诚,是思乡怀亲诗的代表作
243.虞美人-五代十国.南唐.李煜:愁似江水永向东全词抒写亡国之痛,意境深远,感情真诚,结构精妙,言语清新;词虽短小,余味无穷。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245.登岳阳楼-唐.杜甫:悲伤不消沉,沉郁不压抑,老病孤舟身在洞庭心向关山洞庭天下壮观,自昔骚人墨客,题之者众矣,……然未若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则洞庭空阔无际,气象雄张,如在目前。至读杜子美诗,则又不然。‘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263.蜀道难-唐.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以变化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示了陈旧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
噫吁嚱,危乎高哉!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264.蜀相-唐.杜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全诗熔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可谓绝唱。
258.锦瑟-唐.李商隐:庄生梦蝶\望帝春心\沧海鲛泪\蓝田日暖,追想惘然庄生梦蝶,是人生的恍惚和迷惘;望帝春心,包含苦苦追随的固执;沧海鲛泪,具有一种阔大的寂寥;蓝田日暖,传达了温暖而朦胧的欢乐。诗人从典故中提取的意象是那样的神奇、空灵,他的心灵向读者慢慢开启,华年的美好,生命的感触等皆融于其中
此情可待成追想,只是当时已惘然。
255.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一洗浓艳\缥缈朦胧\跌宕崎岖\月夜春江沿用陈隋乐府旧题,借着春江花月夜的美景,抒写真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言语清新优美,韵律含蓄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265.望海潮.东南形胜-宋.柳永: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钱塘自繁华全词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描述得体,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涛崎岖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示了杭州的繁荣、绚丽景象。此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崎岖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
241.静女-诗经:静女其娈、幽期密约之甘这是一首爱情诗,以“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的内心独白及“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的细节动作刻划人物的恋爱的美好,别具真率纯朴之美。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283.雨霖铃.寒蝉凄切-宋.柳永: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风残月剪红刻翠的“艳科”,旖旎温柔的“情语”,成了柳词的主题。这首词便是柳词中最能体现这种风格的杰作。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299.扬州慢.淮左名都-宋.姜夔:暮色起\戍角悲,青楼梦好,难赋深情词风清雅空灵,用低婉的声调,清刚峭拔之势、冷僻幽独之情写出了扬州的灾难,催人泪下。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262.孔雀东南飞并序-乐府诗:世无兰芝,仲卿寥寥结构完整、紧凑、细密,个性鲜明突出,冲突主线分明,比兴及浪漫色彩精绝,行文情韵斑斓,乐府叙事长诗,与木兰辞并为乐府双壁。
244.鹊桥仙.纤云弄巧-宋.秦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野朝暮暮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缘情婉转,语多凄黯,委婉委婉,又别出机杼
上阕写登临金陵故都之所见,场面雄浑,境界苍凉。下阕写在金陵之所想。今昔对比,时空交错,真假相生,对历史和现实,表达出深沉的抑郁和沉重的叹息。全词情景交融,境界雄浑阔大,风格沉郁悲壮,把绚丽的景色和历史内容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自成一格,可谓名篇。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285.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宋.李清照:人比黄花瘦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若不堪忧。物皆著我之色彩。细腻、深沉地表现了李清照的词风。
293.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宋.李清照: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相思、别愁之苦,笼统不易捉摸,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纵即逝的逼真感受,以素淡的言语表现出具体可感、为人理解、耐人寻味的情感。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286.长恨歌-唐.白居易: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含蓄动人,缠绵悱恻。以精炼的言语,优美的抽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
268.归去来兮辞并序-魏晋.陶渊明:质性自然,怀良辰以孤往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所谓的魏晋风流莫不如此。
291.杂诗十二首(其二)-魏晋.陶渊明:日月掷人志不骋,挥杯孤影言语质朴平淡中抒发了日月掷人有志未骋之悲慨;光风霁月般的志士襟怀、光阴流逝志业未成、生命价值未能实现之忧患意识是诗人深刻省察的感悟。
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
上一篇:秦东诗词 总第55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