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唐诗《赠花卿》,有人说是讽刺诗,也有人说是赞誉诗,你怎样看?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在中国古代诗词史上,讽刺人或事物的诗词比比皆是。

如:五代时期,花蕊夫人的《述国亡诗》。

诗曰: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这首诗是花蕊夫人讽刺蜀主不战亡国,嘲笑文武百官被俘后的丑态,以表达这位宫妃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此诗是,杜牧面对千疮百孔的唐王朝感到忧虑。看到的是灯红酒绿,听到的是淫歌艳曲,使其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泊秦淮》,来讽刺统治者只知追求荒淫享乐,终将亡国的悲哀!

再如:唐代曹邺的《官仓鼠》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这首诗写的抽象,惟妙惟肖,令人拍案叫绝。讽刺了大小官吏尽管中饱私囊、不问军民疾苦的腐朽本质。

以上三首讽刺诗,写的露骨,骂得痛快,使人读后有种意犹未尽的痛快感。

但是也有一些讽刺诗写的委婉,写的空灵,有时会使人误以为是赞誉,比如杜甫的这首《赠花卿》,有人说是讽刺诗,也有人说是赞誉音乐的诗,那么我们就试着读一读,分析一下,这首诗究竟是讽刺还是在赞誉

诗曰: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大家都晓得,杜甫是盛唐时期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俗称“杜工部”,被世人尊为“诗圣”。

顾名思义,看到《赠花卿》这个诗名,就晓得是赠给花卿的诗,当然了这首诗并没有真的送到花卿手,而是意义上的赠送。

上联,“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开篇即给人一种情调愉快的感觉。锦城每天处处丝弦管乐响个不停。美好的音乐,一半随着江风飘向辽远的天际,一半飘入了穹隆深处的云端。

这两句诗写的很美,使人能逼真的感遭到乐曲的那种“行云流水”般的美好

下联,“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这两句诗人描写的十分夸张,这么美好的乐曲,好像天上的仙乐,人间芸芸众生能听得见几回呢?

在古人看来,只要天界之仙乐才是最美好的,所以诗人以“天上有”,来借此把锦城的管弦音乐之美,升华为仙的境界,来证明这些乐声的珍贵。

为什么说这些乐声珍贵呢?因为古代的礼仪制度极为严格,音乐也是如此。唐朝建立后,开国皇帝李渊既定下大唐雅乐之礼,“皇帝临轩,奏太和;王公出入,奏舒和;皇太子轩悬出入,奏承和”。也就是大唐各个阶层,所用的乐曲绝对要成规定法,稍有违背就是大逆不道。

那么有没有人敢来违背这个法条呢?当然有,就是杜甫这首诗,《赠花卿》题目里的花卿。

花卿又名花惊定,查不到他具体史料,但是他应该是位了不起的将军,因为在杜甫的另一篇《戏作花卿歌》里,有:“成都猛将有花卿,学语小儿知姓名”,足见花卿的威名有多大,刚刚学语的小儿,听到他的名字都会害怕。

所以他曾因为平定叛乱,而被朝廷大加封赏,而花卿居功自傲、骄恣不法,放纵他的士兵大肆掠夺平民百姓的财产,并且每次在宴席上僭用皇帝的乐曲,可谓目无朝廷,胆大妄为。

但是,宋人张天觉曾在论诗文的讽刺时说:“讽刺则不可怒张,怒张则筋骨露矣”。

不知朋友们怎样看杜甫这首《赠花卿》,究竟是讽刺还是赞誉

古往今来,古诗词对国人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在古代,文人们从小就饱读诗书,因为他们晓得,这些知识会让他们受益一生。

在诗词中,我们不只可以感遭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更能够从中找寻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找到本人人生的标杆。

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学好诗歌,能让你的孩子成为一个敦厚,有涵养,充满文化气味的人。所谓“腹中有书气自华”嘛!

很多父母让孩子学古诗,就是觉得古典文化里有太多的养分,能锻炼孩子的理解力、想象力等等。

读诗词既可以无形中培养一个人 的气质;

同时也能添加一个人的学识和见识

如今新教改的 内容变动,也足以说明 这一点。

高考各科题目阅读量都比以前添加了5%~8%

语文题目难度也在 悄然上升。

特别是古诗词的分量,添加51%

人人都在感叹,本来就不好背诵的古诗词

现在又添加了比例,以后古诗词学不好,会严重的为 成绩拖后腿。

除此之外,对古诗词的调查,也不只仅局限于诗词本身

还会继续延续到诗词的背景,诗人的生平等等的延伸知识

愈加注重诗词全体调查

课本中的知识想要满足孩子的是完全不够的

而且课本中的诗词引见比较无聊,孩子看不进去,有些地方 也理解不了。

在这里向广大孩子、家长和热爱古诗词的朋友们推荐这套《飞花令》,这套书可以对孩子进行古诗启蒙,高年级的孩子可以通过这本书对古诗的理解,来搞定语文题!

特别是家中有小朋友的读者,小编觉得呢,《飞花令》是一本十分不错的书,很适合小朋友阅读,从小就为孩子培养这种气质,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大家在看《中国诗词大会》的选手们在电视上机警应变,冷门诗词张口就来时,一边佩服他们深厚的文化积累,一边也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雅致的文化底蕴感到骄傲。

如今北大才女婉如编著,特邀中华书局资深编辑沈锡麟先生编校的这套《飞花令:每天一首好诗词》让大家可以一起走进飞花令,一起去了解中国古诗词有多美。

一年365天,选取365首好诗词,选取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春夏秋冬风花雪月等主题,感悟120余位诗人的心路历程,为读者提供一部吟诵古诗词的全新读本,在篇篇诗词中,领略古今名家的文辞之美,体会平凡世间的隽永深情。

小编相信,即便这个世界在历经千年的沧海桑田,依然会有人像你我一样为诗词的美而沉醉!花个几十元,送给孩子们这套飞花令,无论当作诗词启蒙书,还是学习工具书,再合适不过了。

仅需一顿饭钱便能让孩子提高语文诗词以及审美能力,何乐而不为

还在犹疑什么呢?点击下方链接即享特惠 ↓ ↓ ↓

通过读书添加本人和孩子的内在美,在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养分,滋养心灵。有时候协助孩子赢在起跑线的不一定是学区房,或许是一本精彩的好书!

举报/反馈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