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作文365】古诗词类的作文怎样写?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作文

写好高考作文,

关注我一个就够啦~

关注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小  池

杨万里·南宋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读了上面这首小诗,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结合你读诗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命题说明:

本题为超级全能生“写给未来的本人”新作文大赛的大赛试题(由教学考试杂志社举办,时间:2017年9月-12月)。

查看更多大赛文章、参加超级全能生2018高考备考作文大赛(火热报名中),请关注“新课标作文”微信公众号。

BEASTPAI

BEASTPAI

命题方向

人文积淀、审美情趣、乐学善学、勤于反思

近三年全国卷(一、二、三)的作文题目,都紧扣社会热点,大部分是任务驱动型,审题难度不大。亮点是2017年全国二卷的作文题目,给出六句中国文化名言,要求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来立意。采用古诗词来命题,既契合此亮点又在方式上出新。既然命题要具有预测性,那么从中国文化名言到中国古诗词又何尝不是一种延伸?2017年火遍全国的《中国诗词大会》已引起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注重,十九大对于弘扬传统文化的强调更应引起我们注重。这个素材的思维导向如下:

1. 对传统文化的研习与传承的思考;

2. 回归宁静田园美丽乡村,勾起乡愁;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和谐的思考;

4. 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5. 高雅审美情趣的展示

6. 本身发展方向的思考。

解题

1.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

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荫、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莹的泉水;绿树喜爱在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本人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地站立在上面了。

2.用重生的事物比喻新人。

全诗从“小”处着眼,生动、细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于生命和动态感的新景象,后人用小荷来描述初露头角的新人,因为荷花的小花苞在整个池塘中显得那么的渺小,却早有蜻蜓在上面停留,尖尖角可以看做是重生事物、初生的年轻人,而蜻蜓就是欣赏者。

3.赏析诗中画面,抒发本身感想。

读懂该诗,赏析诗中的画面、抽象、情感和理趣,勾起回忆、联想、想象,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有所忆有所感有所思。

审题

01

 限制性 

“读了上面这首小诗,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这句话要求所写内容必须与这首诗有关。

02

开放性

角度、立意、取材是多样的,联想、想象、思考是自在的,文体选择是自在的。

★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小荷”与“蜻蜓”);

★发现美、感悟美;

★能力与赏识(“才露”与“早有”);

重生事物虽稚嫩,但充满蓬勃生机。

考场病文

一个下午

得分:33分

天气有晴有阴,人的心情也一样。[批注开头言语简单,缺乏修饰。铺垫太多,让人读了半天不晓得说的是什么]

连着几天下着细雨,天阴沉沉的,“该死的天!”我心中骂道。我并不爱大晴天。尤其是酷热的下午,那能把人晒死的太阳让下午变得无聊又烦躁。然而我也不爱这阴雨天,天阴沉沉的,有时空气还会很湿,随手一抓好像就能抓出水来。“这还不如大雨天来得爽快。”家中只要本人一人,母亲去工作了,而妹妹也出去玩了,只剩我一人靠着门借着外面的光在读一本小说,毕竟家里太黑了。

小说中男女配角最初分开了,我合上书,觉得我不该看它,我应该看一本笑话或看一会电视,至多它们不会让我心情变坏。我倚着门呆呆的望着天,天灰蒙蒙的,没有一丝阳光透过,更看不到一丝湛蓝只要灰色的云铺在天上,我想到了小说配角的分离,想到了世间的悲欢离合,想到了我的孤单,我想了很多,后来又什么都不想了。门口突然有一辆车驶过,把我从这灰色的天中拉了回来,“这该死的天!”

走进房间,连房门都没有关便倒在床上,抱着枕头打算睡去。田里的青蛙在叫,我还可以听到有人从田埂上走过,还有人在河边洗衣杵衣,最初恍恍惚惚的睡去。

被一阵拖动凳子的声音吵醒,原来是妹妹带了一些小孩来家里玩,她们好像要玩扮演游戏,正在选出扮演老师的人,不一会就传来了故作成熟的声音:“今天我们来学习《小池》请跟我读......”“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S2] 爱晴柔......[批注:到这里文章才进入正题,入题太慢,主次处理存在严重问题]“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我心中跟着默念着。小时候也学过这首诗却从未去想过其中有什么含义,在这样一个天气阴沉的下午,我却在想象诗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出这样的作品。那一定是个天气晴和的下午,诗人无意间游到一处小池,看到水从泉眼中潺潺的流出,阳光穿过树构成一片阴凉,池中有荷长得正好,空中的蜻蜓灵动。太阳照在身上暖暖的,河畔的清风又带来一阵惬意的凉爽,诗人内心变得十分温暖而柔软,忍不住写下那一刻的美好。

听到那些小孩被叫回家,我走出房间,发现妹妹已经把饭煮上了,我便和她一起去田里摘菜,故意绕远路去看一片荷田。雨后初晴,天西边的云已经散开了一片,太阳也将要落下山头,洒下金色的阳光,田野上空一群一群的蜻蜓飞来飞去,风吹来,抚摸着一大片一大片青色的稻田。而此刻,我睡前心中的阴霾被风吹散,一片阳光洒了进去。妹妹跟在我身后,我问她“你会背《小池》吗?”“会呀!”“那你晓得它是什么意思吗?”“不晓得。”“我也不晓得。”我笑着说,“回家吧,天快黑了。”

[批注:结尾让人不明所以,要说什么]

综合评语

整个文章,虽然没有跑题,但是对于题目并没有恰当的表达,没有切中诗歌的核心主题,诗歌在这篇文章里更像一个摆设,更像一个道具。入题太慢,没有主次。开头和结尾都让人不清楚作者要说的是什么,铺垫过多,观点却不明晰。

升格指点

【升格意见】

进入诗的意境,调动本人的文学积淀,展开观察联想想象,表现本人的审美情趣。

【升格作文】

高考中,如何写好“自然类”命题(点击查看文末范文展现

素材推荐

想不想写写,给您点素材

1.道理素材

自然并非只存在于荒野大漠,名山大川,它在厨房的一把芹菜、窗外的一畦菜地或花园里,或者就不过是藏匿于手中的一本书里。借助那些文学、哲思、博物和行旅的文字,我们可以比平日更细致地感受科学和诗意,也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三联生活周刊》

风和日丽的时候,我却不情愿去“度”,这时我是在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法·蒙田

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 印度·泰戈尔

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好绝伦的。——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到广阔的天地中去,倾听大自然的教诲。——美·布赖恩特

心灵与自然相结合才能产生智慧,才能产生想象力。——美·梭罗

自然从不背离它热爱的人。——英·华兹华斯

我们往往只欣赏自然,很少考虑与自然共生存。——爱尔兰·王尔德

美的真理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培养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培养了环境的美。——冰心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

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宋帆

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美·爱默生

对微小事物的细心观察,就是事业、艺术、科学及生命各方面的成功秘诀。——苏格兰·史迈尔

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法·罗丹

出名要趁早。——张爱玲

2.现实素材

钱钟书先生对杨万里有一句精彩的评价,说他努力和大自然重新建立嫡亲母子的骨肉关系,这个评价用在这首《小池》上是最为恰当的。《小池》里的每一个景物都是彼此关爱疼惜的,就像一个小家庭一样,而作者本人也深深地沉醉在其中,成为其中的一员,用本人的爱心去观察它们。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郦波教授《郦波解<小池>》

杨万里本人的一生就像他笔下的莲花、荷花一样的。他一生力主抗金,反对屈膝投降,他在给皇帝的许多疏、策、札子中都一再痛陈国家利病,力抵投降之误,爱国之情是溢于言表。他为官清正廉洁,尽力不扰民,当时的诗人徐玑称赞他说“清得门如水,贫惟带有金”。他任江东转运副使,任满之后,不足钱万缗,但他均弃于官府,一钱不取而归。他立朝刚正,遇事敢言,指责时弊,无所顾忌,因而一直不得大用,实际上他为官也不只仅营求升迁,在做官的时候就随时预备丢官罢职,因而事后预备好了由杭州回家的路费,把这个路费锁在箱子里头,藏在卧室,又告诫家人不许买任何东西,不许买一物,怕回乡的时候行李累赘,后来赋闲家居的十五年中,到权臣韩侂胄秉政的时候,韩侂胄新建了一个南园,敬慕杨万里的文名、诗名,请他作一篇记,许以高官相酬,杨万里坚辞不做,表示官可弃,记不可作。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郦波教授《郦波解<小池>》

牛顿几乎所有成就是在26岁之前取得的,剩下的时间用来研究上帝存不存在。

高山流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的景象。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弹。

BEASTPAI

后记:看了如此详细解读之后你能否真正掌握了呢?课后以此题为例写一篇作文吧,上传到公众号“阅+”栏目,无机会获得名师为你点拨呦~

点击阅读原文或公众号回复课件2018查看更多命题解析、考场范文……

更多优质栏目

作文头条

点击下方,查看更多

木桶原理 | 鱼缸法则 | 精准扶贫 | 规则 | 人工智能

新课标改革 | 共享单车 | 内心|网络谣言

时文选粹

点击下方,查看更多

丧文化 | 慎独 | “拿来”与“送去” | 霍金 | 敬畏经典

佛系青年 | 网游 | 规则 | 教育初心

作文365

点击下方,查看更多

“关怀式谣言” | 奋斗 | “扶”?“不扶?” | 命题解析

读书 | 游戏 | 历史 | “自然类”命题

推荐阅读

【时文选粹】回归教育初心,百年树人既等不得更急不得

【作文365】带母骑游西藏带来“如何尽孝”的启示

新课标作文课题组  殷都玄鸟

河南省骨干教师

安阳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

国学吟唱化石级爱好者

扫描二维码,进入新课标作文

命题研究请加教师QQ群 484606870

新课标作文微信公众号,由教学考试杂志社联合多位一线高考语文名师精心打造。考前100篇原创文章,每篇15分钟,常态化、系列化、课程化,助力师生备战2018高考作文。传播教学智慧,展现教师风采,助力每一位教师成为真正的好老师。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