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2017年高考作文古诗文选题有感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有感高考 音频: 进度条 00:00 09:24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题记:

         6个古诗句选2个或者3个,自行立意,确定文体,自拟题目。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         清照);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魏源);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            说,敢做,敢当(鲁迅);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2017高考新课标2卷作文题目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有感2017年高考作文古诗文选题

作者  许秋来

2017高考即将鸣锣收兵,莘莘学子五花八门的表情和心情皆流露于表,兴奋者、平静者、懊悔者、无法者、沮丧者百相众生。家长们也更是各具形色,百味俱有。大凡每年考举之后,众生百态莫过如此真实。是啊,这一“战”,不单是改变一个学子的命运,甚至可以改变一个家庭之命运。

纵观今年高考作文趋向,从关键词“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领取”到“车的话题”、“古诗文”、“读书”、“纽带”等等,不外乎日常学习生活里我们司空见惯的话题,也是我经常与孩子们交流过的话题。假若每个话题我们平时都或多或少去关注或者进行了练笔,考场上自会得心应手的。

       抛开诸多话题暂且不提,对古诗文选用作文考题我颇有感触。究其缘由,首先古诗文是我的偏爱。我若是考官,也会出诸如传统文化以及国学经典之类的选题,这也算是迎了时令,更是国家发展之文化基础;我若是考生,看到这样的选题心中便会暗自窃喜,正中下怀。细细追想,从少年时代,“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诗句便时时萦绕在耳畔。杜甫老先生诗作大多是在流离战乱中所写,这首《月夜忆舍弟》自然也是处于战乱之作。他的几个弟弟由于战事阻隔,四下分散,杳无音信。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忆弟之情,不由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之情。“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这便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写照。颠沛流离中的诗人,看到山河破碎,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更为国家而悲痛。诗的意境之深,萦印脑海。

其次,古诗文也是我不断的知识积累与情操陶冶之过程。“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这段话是今年选题里出自李清照《鹧鸪天·桂花》里的诗句。这一颇有思想深度的词,作者借花寓意,以此展示自我心中的精神世界。作者通过桂花的风貌,写出了桂花纯洁、高尚、无私的质量。桂花虽然轻盈渺小,但宁静温和,无私真情地奉献本人的香味。它不去炫耀本人,声张本人,以此去争得赞誉口碑。它美在心灵,没有艳丽外表,没有梅花、牡丹之名贵,但从其平淡的色泽、香之洋溢,显见其纯真、朴实和执着的本质。其坚守本色,在宽阔天地间,自在展示本人的风采,显示出没有任何束缚而又独特的个性,故作者称之为“花中第一流”。可见这不只仅是写桂花浓郁的芳香和对桂花的赞誉、崇敬之情,而是在寄予作者美好的心灵和情操。表达出作者高洁的情怀,正义的追求,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操。

       再次,古诗文更是我对学子们的不断引导之乐趣。在古诗文引导上,我从孩子们的诵读上抓起,培养他们的韵律与语感,不断倾听国家名师古文诵读篇章,让每位诵读者融入其氛围。日常阅读中,我强调熟悉题解的重要性,对古诗词尽可能地去理解,不去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在理解文意基础上感受诗人词人的真情实感。久而久之,孩子们便热衷于大声诵读,便渐入佳境。我想,日后的他们定会是尖尖荷角,锋芒毕露的。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借助于宋代诗人朱熹的《劝学诗》这句诗词,还想告诫正在求学的学子们,纵观今年诗句选题,远从《易经》近至现当代一代文豪鲁迅、一代伟人毛泽东,内涵丰富深刻,近乎包罗万象,不只囊括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弘扬了社会正能量,全方位调查了考生对传统文化的积累与运用能力。故而,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秋来丝语】6月8日星期四 阴)

2017各省高考作文集锦

全国Ⅰ卷

中国关键词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领取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协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构成邮寄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全国Ⅱ卷

从古诗句中选择作文

6个古诗句选2个或者3个,自行立意,确定文体,自拟题目。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全国Ⅲ卷

我与高考、我看高考

正逢高考40周年,让考生以“我的高考”或“我看高考”为副标题,谈下本人对#高考#的看法。自命题,题材不限。

北京卷

大作文题目二选一:

《说纽带》

《共和国,我为你拍照》

1、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都需要纽带。请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2、2049年,我们的共和国将迎来百年华诞。届时假如请你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来显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将选择怎样的画面?请展开想象,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以小见大。

山东卷

回头却不是从前

不要回头看,因为逝去的风景已不再属于你。回头却已不再是从前。

天津卷

重读长辈这本书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我们在长辈的环绕下成长,自以为了解他们,其实每一位长辈都是一部厚书,一旦重新打开,就会读到人生的事理,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时代的印记,还可以读出我们本人,读出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成熟,读出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

十八岁的我们已经长大,今天的重读,是成年个体之间平等的心灵对话、灵魂触摸,是通往理性认知的幽径。请结合本人的生活阅历深入思考,围绕“重读长辈这部书”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江苏卷

谈车与时代变迁

车有各品种型,车来车往,车传递着真情,承载着时代的变迁,折射人世的变化,道出人生的哲理。请以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浙江卷

人生要读三本书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心灵之书”,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对作家的观点加以评说。(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上海卷

预测

预测,是指预见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作者简介

许秋来,著名诗人,河南网、河南语文网记者,市青年作协副会长,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班组建设》杂志编辑,新起点文学创作指点老师,皇品影业合伙人。若干省、地市级大型文化活动策划、撰稿人。仓央嘉措诗社签约诗人,鸡西市作家协会《讲师团》讲师。《美文与诵读》团队总编及策划人;《秋来丝语》公众平台创办人。近年来创作的文学作品得到全国各地多家媒体言语艺术家的认可与吟诵。

诵者简介

 枫丹白露,河北唐山人,从事教育工作。喜欢读书诵诗,喜欢唱歌跳舞,喜欢摄影旅行。用相机记录生活美好霎时,用声音享悦徜徉诗文的快乐,用浅笑面对平凡的人生。

秋 来 丝 语

本期编辑:枫丹白露

《秋来丝语》编辑部成员

  统    筹:许秋来

  主    编:东   明

责任编辑:

   枫丹白露  瑾言  潇

  文学编辑:许秋来  未名   

朗诵导师团队:

东明  温晓萍  宫平视听  平歌  蕴之(香港) Echo Cai(蔡玲)(美国) 冷太阳   衲子  阿蓉 梨花月  悟语   冰心肖蔚  若石  铁蝴蝶  

枫丹白露   幽蓝静香   含芳   苏晓   一泓清潭 竹潇    

<微信号:hpwjx13569575481>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