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漂亮的字,让别人对你有第一好的印象。一手超凡脱俗的书法作品不是天生就能创作,而是靠日积月累,细心观摩,善于学习,勤于打磨,不怕吃苦,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同时既向老师学习,又向周边情投意合的同学学习,还要鼓励本人不能自强不息,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是要不断地坚持是最好的收获与学习的良方。
我刚学楷书时,清晰地记得老师讲写字的第一要领,一横要左低右高、每个字的结构要左紧右松,笔划要横细竖粗,字的位置撇高捺下,写字时只需掌握关键字如“舍得”两字,横、竖、撇、捺写法的要领后,至多有67个关联字相同或类似,掌握了写字的关键节点,写别的字自然就会灵动而迎刃而解了。
学了楷书后,后来又跟老师学行书或行楷时,笔划的起、行、收、转、折、切等关键要点又慢慢记住并开始实践与体悟,包括后来学创作时需要学会掌握整个版面的章法、字法、字迹、墨法、枯笔、浓笔,字的大小婚配与创作块面的灵动。
书法的魅力在于陶冶情操,能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心灵上的愉悦。在书法创作中,要做到形神兼备,使线条活泼具有生命力。用笔灵巧、轻重适宜、真假相生、刚柔并济,字里行间弥漫着阴柔之美又不缺阳刚之气,还能激发我们书法爱好者练习书法的激情和追求艺术的梦想并达到更高的目标。
学书法还可以让人提高审美情趣,当本人能创作出一幅比较满意的作品时,既要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氛围,又要适时放松心态,具有一定的书写灵感。如果心气浮躁,心存邪念,工作上手忙脚乱,心乱意烦或电话不断时,最好还是搁下手中的毛笔,放弃创作,等到夜深人静,当你内心别无邪念时,此刻的形态,相信对初学创作的本人是非常有利的,也是对创作水平能有所提高的最佳时机。
练书法必须要多读书,尤其是古诗词的阅读与默记,对本人添加古诗词、古文的阅读水平与理解能力协助很大。有的古诗词对本人在学习上协助很大,启发很深。譬如,最近我在操练创作时,正学习到庄子《修行》的那首诗词:“修行三年,口出狂言,再学三年,不敢妄言,又学三年,沉默寡言,再过三年,无需多言,又过三年,静默无言,再过三年,无言即言。”这首诗也是对本人内心学书法的一种真实写照。实际上它既是一种鞭策,又是一种积极的进言与鼓励,实用又实惠,令人兴奋与感动!
现代人的生活节拍都很快,导致很多人包括本人都很难静下心来做事,也耐不住寂寞,而且一旦做一件事,往往半途而废。练字,显然是一个很单调的长期过程,但只需本人喜欢,持之以恒,相信一定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字来。所以,练字、学书法的确能磨练人的意志,也能陶冶本人的情操。
我觉得练书法好似练功,必须做到坐如钟、立如松、行如风。在书写之前要活其筋骨,气脉相通。当你在休息天一旦能连续写上两个小时以上,就能觉得全身之力会通过腰、臂、腕再运送到手指,然后注入笔尖,当你在书写时拉、运、转、切就能在笔尖与纸上摩擦出轻微的声音。此时,你已达到了出神入化,万豪齐发,力透纸背,入木三分了的境界了。我觉得这就是练习书法达到的全身修炼,使之血脉相通,内功练劲。这种心境可谓心旷神怡,释放的心情,却是一种无比美好和甜蜜的幸福,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书法能治病的良方。
我发现很多练书法家都很随俗,性情随和情绪稳定,而且知识渊博,人又比较长寿。
如现代书法家苏局香,享年109岁,孙墨佛享年103岁,唐朝书法家欧阳询享年84岁,柳公权享年87岁,明代文徵明享年89岁,清代梁同书享年92岁。
为什么?因为练书法还能练气,练气就能稳定情绪,强健体魄,它可以谦虚谨慎,有良好的心态和谦虚的学习品德。
因而,学习书法的确既是一种修身炼心,又能陶冶情操的艺术学习方法。
作者:周建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