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用正确的方法,让儿童爱上古诗词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为人父母者,最关怀的莫过于孩子健康成长。在培养孩子方面,很多家长不遗余力,但是效果却不尽相同。要想取得好的效果,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非常重要。其中,“诗教”是一个很好的亲子互动的方法,值得家长们好好探讨。

诗词在古代往往是合着节拍歌唱的,有韵律美。脍炙人口的诗句,更是经过千百年的沉淀,值得我们好好学习。这大概就是“读诗使人灵秀”的缘由。孔子将学诗的好处总结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对“诗教”给予很高的评价。在儿童记忆力好的时候,学一些古诗词,不管是对培养学习兴味添加知识,还是培养美感都是大有裨益的。

不学诗,无以言

在孩子三岁的时候,我开始有意识地教他学一些古诗词,次要是结合生活场景学习通俗易懂的诗词。坚持下来成为一种习惯和爱好,孩子情愿学,我也颇感欣慰。很多家长教过孩子背诵古诗词,但是孩子很多时候不情愿学。这是为什么呢?古诗词往往言简意赅,意境深远,超出儿童的理解能力。如果纯粹死记硬背,效果就大打折扣了。这个时候我们的讲解就非常重要了。如果把诗词的解析给孩子读一遍,是没什么效果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结合生活,对他进行通俗易懂的教导。

比如我在教杨万里古诗《稚子弄冰》时,就带着孩子体验了一番“弄冰”的过程:用碟子装上水,放进冰箱里,第二天早上取出,并用吸管吹一个洞,用绳子穿着玩。孩子非常喜欢,感觉收获感满满,自然喜欢学习。这种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方法比较好。

学习诗经的名篇《蒹葭》时,就把诗解释成一个找小朋友玩的过程。因为孩子爱和小朋友到小河边玩,在讲这首诗的时候就告诉他: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是指河边的芦苇长得非常茂盛,冬天天冷,露水变成霜了。这么好的景色,小朋友们应该出来玩呀。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伊人指的就是小朋友*宝,*宝在河边等着你去找他玩。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说的是我们去找*宝玩,到了河边没看到他,就沿着河向上游走,路曲折漫长,没有找到。溯游从之,宛在水地方说的是我们又沿着河向下游走,希望*宝在那等着我们。这样解释,孩子就有了直观的理解,学习更快也更有兴味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在教导孩子的时候,在诗词之间进行联想延伸,不仅对以往的诗词进行复习,还可以扩大知识面。家附近有一个月季公园,里面有一个池塘,种满了荷花。经常带着孩子去那里玩,不同的季节学习不同的诗句。春天荷叶生长时,“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夏天枝叶茂盛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天采莲时,“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冬天荷叶衰败,则是“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在学习时引导着孩子重温以前学习过的诗句,让他感受寒来暑往之间季节变化与诗词的关系。

总之,在学习时,要循序渐进,因势利导,激发孩子学习古诗词的激情。具体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讲究方法。结合生活场景学习,学习的诗词以脍炙人口的为主,难度要适中,并且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比如过春节贴春联时,可以学习“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春天带孩子外出玩耍时,适时学习“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等。

二是家长要有耐心。儿童记忆力好但是理解能力差,自律性差,这个时候需要家长多扶正多指点。家长要以身作则,树立学习的榜样,以朋友的姿势带动孩子一起学习。

三是学习要适量。超前教育屡屡被人提及,诗词学习同样不能拔苗滋长。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安排学习内容。随着获取知识越来越便利,记忆力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已经大大降低。不要将背诵的数量作为追求的目标,刻意要求孩子去背诵多少诗词,关键是让孩子能喜欢上诗词,结合生活运用、解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比掌握知识更重要。

让孩子爱上古诗词,爱上学习,养成一种好习惯,将受益终生。愿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一起去追求诗和远方。

与孩子一起实践《稚子弄冰》​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