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方言并不“土”,而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河北省书博会开展“古诗词与方言”讲座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转自:河北青年报

8月27日,在第十二届河北省图书买卖博览会上,言语学达人郑子宁为现场读者带来了一场关于“古诗词与方言”的讲座。在互动过程中,现场的读者与郑老师积极互动,一起寻找古诗词与方言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

  

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着言语的发展

“我们今天说的普通话跟唐朝人说的话一样吗?”讲座一开始,郑子宁就向观众们抛出了一个问题,不过大家的答案五花八门。郑子宁解释说:“有时我们看一些电视剧、小说,好像唐朝的话跟我们说的普通话是一样的,其实不然,古代的汉语跟今天还是差不少的。”

郑子宁引见说:“我们学习文言文时,会经常阅读一两千年前的文章。读音变了以后,汉字还是可以用的。汉字的稳定性,反而掩饰住了语音上的变化。”

  此外,郑子宁还提到了交通线对言语的影响,比如像沧州,因为处于京杭大运河上,虽然跟天津的直线距离大于沧州跟西边一些地区的距离,但是在语音方面可能与天津有更多类似或相近的地方。

  

现场读者与嘉宾积极互动

  郑子宁熟知常州话、上海话、西安话、广州话等多种汉语方言,著有《东言西语》《中国话》等。

在现场,有不少对言语兴味的读者和言语学达人郑子宁一起互动交流。一位学俄语的大学生在听完这次讲座后,感觉受益匪浅:“本身我是学言语的,对这方面的内容也很有兴味。听说省书博会上有这样的讲座,我就赶紧来了。”

郑子宁对言语兴味,还要从他上初中的时候说起。当年还在读初中时,郑子宁在新华书店读到张尚芳先生的《上古音系》,仿佛世界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从此进入了方言学和音韵学的学习中。不断以来,郑子宁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总是能留意到身边有意思、风趣味的现象,并且加以揣摩

对于如何能学好言语,郑子宁是这样建议的:“尽量让本人身处一门言语的环境中,其实言语本身并没有什么难度,都是我们生活中日常要用的。方言虽然可能会消失,但是它并不是很‘土’的东西,而是我们的宝贵财富,里面蕴藏着不少文化意义。”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