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三年级 | 古诗词30首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01

兰溪棹歌

[唐]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正文

兰溪:即婺州(今浙江金华)境内的兰溪江,也称兰江,浙江富春江上游一主流,在今浙江省兰溪市西南。

棹(zhào)歌:船家摇橹时唱的歌。

凉月:新月。

越:古代东南沿海一带称为越,今浙江省中部。

三日:三天。桃花雨:江南春天桃花怒放时下的雨。

【译文】

一弯蛾眉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恼人。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镜的溪面上,煞是好看。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猛涨,鱼群争抢新水,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02

独坐敬亭山

[唐]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要敬亭山。

正文

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北。《元和郡县志》记载:“在宣城县北十里。山有万松亭、虎窥泉。”《江南通志》卷一六宁国府:“敬亭山在府城北十里。府志云:古名昭亭,东临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

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朱谏注:“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 独去闲:独去,独自去。闲,描述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由的样子。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两不厌:指诗人和敬亭山而言。厌,满足。

【译文】

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由悠闲。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要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03

春雪

[唐]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正文

新年:指农历正月初一。

芳华:泛指芬芳的花朵。

初:刚刚。

惊:新奇,惊讶。

嫌:嫌怨;仇恨

故:故意。

【译文】

新年都已来到,但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到二月,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04

花影

[宋] 苏轼

堆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又叫明月送将来。

【译文】

亭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几次叫童儿去打扫,可是花影怎样扫走呢?傍晚太阳下山时,花影刚刚隐退,可是月亮又升起来了,花影又重堆叠叠出现了。

05

江上

[北宋] 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正文

晚云:一作“晓云”。低徊:这里指浓厚的乌云缓慢移动。徊,一作“回”。

缭绕:回环旋转。

隐映:隐隐地显现出。

【译文】

大江北面,秋天浓重的云幕一半已被秋风扯开;雨后的乌云,沉重地、缓慢地在斜阳中移动徘徊。远处,重重叠叠的青山似乎阻住了江水的去路,船转了个弯,眼前又见到无尽的江水,江上成片的白帆正渐渐逼近过来。

06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正文

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移舟:划动小船。泊:停船靠岸。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烟:一作“幽”。渚:水中小块陆地。《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指作者本人。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野:田野。旷:空阔远大。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在靠近人。

【译文】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07

三衢道中

[南宋]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正文

三衢(qú)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小溪,小河沟。泛,乘船。尽,尽头。

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却,再的意思。

绿阴:苍绿的树阴。阴,树阴。

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黄鹂(lí):黄莺。

译文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08

秋思

[唐]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正文

家:一作“归”。意万重:描述思绪万千。

行人:指送信的人。

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

译文

客居洛阳城中,秋风惹人相思。想写一封家信,只是思绪万端,匆匆忙忙之间,如何写进情感?信差刚要上路,却又被我叫住。打开信封细看,能否还有遗漏。

09

石头城

[唐]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正文石头城:

位于今南京市西清凉山上,三国时孙吴就石壁筑城戍守,称石头城。后人也每以石头城指建业。曾为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都城,至唐废弃。今为南京市。

故国:

即旧都。石头城在六朝时代不断是国都。

周遭:环绕。

淮水:

指贯穿石头城的秦淮河。

旧时:

指汉魏六朝时。

女墙:指石头城上的矮城。

【译文一】

群山依旧,环绕着废弃的故都,潮水如昔,拍打着寂寞的空城。淮水东边,陈旧而清冷的圆月,夜半时分,窥视这昔日的皇宫。

【译文二】

城的东、南、西三面,依旧绵亘着高低崎岖的群山,它那虎踞龙盘的姿势并未改变;北面的江潮,依旧拍打着城根,而后带着寂寞的心情退回。那声音仿佛在叹惜,昔日的繁华已经化为乌有。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还是过去那轮月亮。见证历史过后,在夜深人静之际,又心恋恋地爬过凹凸的城墙,小心翼翼来窥探着什么。

10

舟夜书所见

[清] 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轻轻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正文

舟夜书所见:夜晚在船上记下所看见的景象。书,记、写。

渔灯:渔船上的灯火。

孤光:孤零零的灯光。萤:萤火虫,比喻灯光像萤火虫一样微弱。

风簇浪:风吹起了波浪。簇,聚集,蜂拥

【译文】

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单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像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像撒落无数的星星。

11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

正文

逢:遇上。

宿:投宿;借宿。

芙蓉山主人:芙蓉山,各地以芙蓉命山名者甚多,这里大约是指湖南桂阳或宁乡的芙蓉山。主人,即指留诗人借宿者。这首诗通过雪夜借宿山村的情形,巧妙地写出山村景象与农家生活。

日暮:傍晚的时候。

苍山远:青山在暮色中影影绰绰显得很远。苍:青色。

白屋:未加修饰的简陋茅草房。一般指贫苦人家。

犬吠:狗叫。

夜归人:夜间回来的人。

译文

暮色降山苍茫愈觉路途远,天寒冷茅草屋显得更贫困。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风雪夜回宿家的家人回来了。

12

江畔独步寻花(其一)

[唐] 杜甫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正文

江:指作者在成都的草堂边的浣花溪。独步:独自散步。

彻:已,尽。

颠狂:放荡不羁。颠,即“癫”。

南邻:指斛斯融。诗原注:“斛斯融,吾酒徒。”

旬:十日为一旬。

译文

我被江边上的春花弄得烦恼不堪,无处讲述这种心情只好四处乱走。来到南邻想寻找酷爱饮酒的伙伴,不料他床已空十天前便外出饮酒。

13

夜雪

[唐]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

正文

讶:惊讶。衾(qīn)枕:被子和枕头。

重:大的意思,指雪下的很大。

折竹声:指大雪压折竹子的声响。

【译文】

实在惊讶今夜的寒冷,被子枕头竟然冰凉,又见窗外一片通明。夜深了,晓得这是外边下了大雪,不时听到厚厚积雪压断树枝的声音。

14

春夜洛城闻笛

[唐]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正文

洛城:即洛阳城,今河南省洛阳市。

玉笛:华美的笛,玉制或锻玉的笛子。暗飞声:因笛声在夜间传来,故云。

满:此处作动词用,传遍。

闻:听;听见。

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乐府杂录》云:‘笛者,羌乐也。古曲有《折杨柳》《落梅花》。’故谪仙《春夜洛城闻笛》云:‘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杜少陵《吹笛诗》:‘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王之涣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皆言《折柳曲》也。”一方面内容多写离情别绪,一方面又暗含一种习俗:人们临别时折柳相赠。柳,暗指“留”。

故园情:怀念家乡的情感。故园,指故乡,家乡。

译文

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中,飘满洛阳古城。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

15

拜新月

[唐] 李瑞

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正文

拜新月:唐教坊曲名。拜新月起源于远古对月亮的崇拜,但在唐代才正式构成风俗。拜新月的时间是在七夕(农历七月初七)或中秋节之夜。古代妇女拜新月是为了祈求夫妻团圆、幸福长寿。拜,叩拜。

开帘:撩开门帘。

即:立即。

细语:指少女对月喃喃细语,悄然倾诉心里的话。古代有月下老人主管人间婚姻的传说。

译文

卷起低垂的帘儿,哦,一轮新月, 莹莹洁洁倚在窗外,急急蹑下台阶,双手合在胸前,深深地拜。庭院呦,悄然无人,独自含羞含情,对着新月细语喃喃,只要轻轻的寒风,不时地飘起,那盈盈纤柔的裙带。

16

望洞庭湖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正文

洞庭: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湖中有不少小山,最有名的是君山。

相和:相互映托

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潭面:指湖面。潭,水很深的湖。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造、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好像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两说均可。

白银盘:描述洞庭湖。

青螺:青绿色的螺壳。螺是一种软件动物,体外有螺旋形硬壳。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这里是用来描述洞庭湖中的君山。

译文】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17

竹里馆

[唐]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正文

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四周有竹林,故名。

幽篁(huáng):幽静的竹林。

长啸(xiào):撮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用来抒发感情。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深林:指“幽篁”。

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译文】

我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没人晓得我在竹林深处,只要明月相伴静静照射

18

[唐]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正文

垂緌(ruí):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外形好像下垂的冠缨。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类似的细嘴。清露:清纯的露水。饮清露: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流:发出。流响:指蝉长鸣不已,声音传的很远。疏桐:高大的梧桐。

居高:指栖息在高处,语意双关。

(jiè):凭仗、依赖。

译文

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洪亮响亮,回荡树林之间。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

19

易水送别

[唐]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勇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正文

易水:河流名,也称易河,位于河北省西部的易县境内,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为战国时燕国的南界。此地曾是荆轲刺秦时燕太子丹送别荆轲之处。《战国策·燕策三》:“风萧萧兮易水寒,勇士一去兮不复还。”

此地:这里指易水岸边。别燕丹:指的是荆轲作别燕太子丹。

勇士意气豪壮而英勇的人。这里指荆轲。发冲冠:描述人极端愤怒,因而头发直立,把帽子都冲起来了。冠,帽子。

昔时:往日,从前。人:一种说法为单指荆轲,另一种说法为当时在场的人。没(mò):即“殁”,死。

水:指易水之水。

犹:仍然。

【译文】

在此地离别了燕太子丹,勇士荆轲愤怒头发冲冠。昔日的英豪人已经长逝,今天这易水还那样凄寒。

20

中秋夜

[唐] 李峤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正文

圆魄:指中秋圆月 。

安知:哪里晓得

雨兼风:急风和暴雨

【译文】

天上升起一轮明月,都说每个地方都是一样的月色。哪里晓得远在千里之外,就没有急风暴雨呢?

21

山中

[唐]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正文

(zhì):淹留。一说停滞,不流通。

万里:描述归程之长。念将归:有归乡之愿,但不能成行。

况属:何况是。属:恰逢,合理

高风:山中吹来的风。一说即秋风,指高风送秋的季节。

译文

长江向东滚滚而去,我也在外滞留太久。故乡远隔万里,令我时时思念。何况秋风已经劲吹,山山飘零枯黄秋叶。

22

渡双江

[唐]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正文

汉江:

汉水。长江最大主流,源出陕西,经湖北流入长江。

岭外:

五岭以南的广东省广大地区,通常称岭南。唐代常作罪臣的流放地。书:信。

来人:渡汉江时遇到的从家乡来的人。

【译文】

流放岭南与亲人断绝了音信,熬过了冬天又经历一个新春。越走近故乡心里就越是胆怯,不敢打听从家那边过来的人。

23

乞巧

[唐]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正文

乞巧: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

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

几万条:比喻多。

【译文】

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24

蚕妇

[北宋] 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正文

蚕妇:养蚕的妇女。蚕,一种昆虫,吐出的丝是重要的纺织原料,次要用来纺织绸缎。

市:做买卖或买卖货物地方。这里是指卖出蚕丝。

巾:手巾或者其他的用来擦抹的小块布。

遍身:全身上下。

罗绮(qǐ):指身穿绮罗的人。罗绮,纯丝织品,有花纹,此指丝绸做的衣服。罗,素淡颜色或者质地较稀的丝织品。绮,有花纹或者图案的丝织品。

【译文】

昨天进城卖蚕丝,回来的时候眼泪沾湿了汗巾。那些身上穿着绫罗绸缎的人,都不是养蚕的人。

25

故别离

[唐] 孟郊

欲别牵郎衣,今到何处?

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

正文

古别离:新乐府歌曲名。

临邛:唐代郡县名,蜀中商业重镇,今四川邛崃。《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临邛的富豪卓王孙之女卓文君新寡,司马相如以琴心挑之,因私奔相如。故古代诗文多以临邛为花花世界。

【译文】

临近分别的时候牵着止夫的衣服问道:这次你到哪儿去?我不会责怪你回来迟了,你千万不要到临邛那里去。

26

夜雨

[唐] 白居易

啼复歇,残灯灭又明。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正文

(qióng):蟋蟀。蟋蟀晴则鸣,雨则歇。

残灯:油将尽的灯。

【译文

蟋蟀的叫声时断时续,一盏残灯熄灭又重新点亮。隔着窗户也晓得夜里下雨,芭蕉叶上先传出淅淅沥沥的雨声。

27

遗爱寺

[唐] 白居易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正文

遗爱寺:寺名,位于庐山香炉峰下。

弄:在手里玩。

鸟语:鸟鸣声。

【译文】

手里玩赏着奇丽的彩石,面对着潺潺的溪水观赏。绕着寺旁那弯弯的小径,探寻着绚丽多姿的野山花。百灵声声脆,婉转歌唱。泉水咚咚响,脉脉流淌。

28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一)

[宋] 陆游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正文

溪柴:若耶溪所出的小束柴火。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诗意图

蛮毡:中国西南和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出产的毛毡,宋时已有生产。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器》:“蛮毡出西南诸番,以大理者为最,蛮人昼披夜卧,无贵贱,人有一番。”

狸奴:指生活中被人们驯化而来的猫的昵称。

【译文】

天空黑暗,大风卷着江湖上的雨,四周的山上哗哗大雨像巨浪翻腾之声。溪柴烧的小火和裹在身上的毛毡都很暖和,我和猫儿都不愿出门。

29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宋]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正文

僵卧:直挺挺地躺着。这里描述本人穷居孤村,无所作为。僵,生硬

孤村:孤寂荒凉的村庄。

不自哀:不为本人哀伤。

思:想着,想到。

(shù)轮台:在新疆一带防守,这里指戍守边疆。戍,守卫。轮台:在今新疆境内,是古代边防重地。此代指边关。

夜阑(lán):夜深。

风吹雨:风雨交加,和题目中“风雨大作”相呼应;当时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风吹雨”也是时局写照,故诗人直到深夜尚难成眠。

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冰河:冰封的河流,指北方地区的河流。

【译文】

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无为本人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恍恍惚惚地梦见,本人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30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正文

望湖楼:

古建筑名,又叫看经楼。位于杭州西湖畔,五代时吴越王钱弘俶所建。

翻墨:

打翻的黑墨水,描述云层很黑。

醉书:

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

遮:

遮盖,遮挡。

白雨:

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通明

忽:

突然。

水如天:

描述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

跳珠:跳动的珍珠,描述雨大势急。

卷地风来:

指狂风席地卷来。又如,韩退之《双鸟》:“春风卷地起,百鸟皆飘浮。”

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

【译文】

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显露一段山峦,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丽温柔。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