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团结报
□李星涛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雪”释义为“凝雨说物者”。“凝雨”说明了雪的构成——水在寒冷的空气中凝结成晶体;“说”通“悦”,“说物”乃使动用法,是“使物悦”之意,所谓“瑞雪兆丰年”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刘熙在《释名》中解释“雪”说,“雪,绥也,水下遇寒气而凝,绥绥然下也。”“绥绥”是繁密而下的样子,从他的解释中,我们仿佛能隐约听到雪簌簌而下、压弯寒枝时的声音。
从“雪”字的结构释义上,我们不难看出,先人赋予了雪多少美丽的意蕴。正因如此,古往今来无数诗人才以雪生发联想,给雪起了无数诗意荡漾的名字。这些名字或以花摹其状貌,或以玉喻其质地,或以蝶比其体态,或以絮描其轻盈。有了这些名字的镶嵌和点缀,无数诗句登时熠熠生辉,成为千古绝唱。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梨花怒放比拟雪压枝头。那雪白的花不是一朵一朵,而是花团锦簇,压枝欲低。诗人将春景比冬景,使人忘记奇寒的边塞,内心感到无比的温暖。
“两岸严风吹玉树,一滩明月晒银砂。”韦庄在《夜雪泛舟游南溪》中把雪亲切地唤作“银砂”。雪下得急、下得密时,常常呈现出颗粒状,由于含水量大,落地速度较快,并不会出现轻盈飘飞的情形。“一滩明月晒银砂”中的“银沙”指的就是这种雪。与此相类似的别称,还有杨万里诗句“独往独来银粟地,一行一步玉沙声”中的“银粟”,苏轼“天风淅淅飞玉沙,诏恩归沐休早衙”中的“玉沙”。
“琼”是美玉,以琼为雪命名,超凡脱俗。李贺在《杂曲歌辞·十二月乐辞·十一月》“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一句中,给雪花起了个玉洁冰清的名字——琼芳;元好问《续夷坚志·虞令公早慧》“琼英与玉蕊,片片落阶墀”,片片晶莹雪花像花蕊一样精致唯美,诗人称其为“琼英”;郭应祥《念奴娇·次贾子济韵》“琼苞玉屑,问天公、底事乱抛轻坠”,雪在此处被唤作“琼苞”;辛弃疾在《满江红·和范先之雪》“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中,将满地白雪称为“琼瑶”。
此外,雪还有一个更奇特的称呼,就是“犬吠”。有成语“粤犬吠雪”,意为岭南一带很少下雪,狗看见下雪惊讶地吠叫,引申为少见多怪。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故此,“犬吠”成了岭南地区雪的别名。宋代诗人洪刍《雪》称:“越犬旧闻冬吠雪,闽天今见雪中梅。”
上一篇:文化周刊 | 古诗茶事-旧事中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