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起来看古诗词里的满天星斗
来源:古文岛主
星空,奥秘、朦胧、静谧、深邃、苍凉……
早在千百年前,古人面对浩瀚的星空,就曾发出过万千感慨。他们以世间最纯粹的言语,汇成篇篇诗章,凝聚成一个个不朽的经典。
沏壶热茶,抬头仰望,领略星空的千般姿势。轻翻书卷,低头冥想,品尝诗中的万种情怀。
月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此诗写春,不从柳绿桃红之类的事物着笔,反借夜幕将这似乎最具有春天景色特点的事物遮掩起来,写月,也不细描其光影,不感叹其圆缺;而只是在夜色中调进半片月色,这样,夜色不至太浓,月色也不至太明,形成一种蒙胧而和谐的旋律。
农舍一半为雪白色月晖所包围,而另一半却依然坐落在黑暗中。春夜静穆,意境深邃。月光半照,月轮西斜,诗以星斗阑干为映托,恬谧的春夜,万物的生息迁化在潜行。由虫声而知春暖春意春至春景,让人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题龙阳县青草湖
〔元〕唐珙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秋风飒飒而起,广袤无垠的洞庭湖水,泛起层层白波,渺渺茫茫。那景象,与春日中轻漾宁静的碧水比较,给人一种深沉的逝川之感。
入夜时分,风停了,波静涛息,明亮的银河倒映在湖中。湖边客船上,诗人从白天到晚上,手不释杯,一觞一咏,怡然自乐,终至于醺醺然醉了,睡了。
梦境切合实境,船在天上与天在水中正相关合,显得真实可信;梦无形体,却说清梦满船,梦无分量,却用"压"字来表现,把幻觉写得如此逼真。
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
〔清〕纳兰性德
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
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
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寂寞独处,不停地饮酒,竟至沉醉。颓卧帐中,抬头仰望,只见满天繁星摇曳,仿佛就要从天空飞坠而下。
旅夜书怀
〔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单地停靠着。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
飘然一身像个什么呢?不过像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罢了。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以沙鸥自况,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轻轻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河面幽黑,只要孤零零的一点灯光闪烁着,仿佛是一只萤火虫在田野里发出微弱的光。微风从河面阵阵吹来,河水哗哗作响,悄悄地掀起浪花。
那如萤的孤光,刹那间似乎变成万船灯火,点缀河中,又如风吹云散,满天明星,倒映水中,使这静谧的黑夜,单调的河面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壮观。
水宿闻雁
〔唐〕李益
早雁忽为双,惊秋风水窗。
夜长人自起,星月满空江。
诗人在水边留宿,看见雁群飞过,耿耿长夜难眠,起身坐起,透过船窗向外望去,只见空寂辽阔的寒江中,撒满了繁星与残月的倒影。
宿山寺
〔唐〕贾岛
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
流星透疏水,走月逆行云。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
(疏水 一作: 疏木)
星本不动,影落水中,水流而反似繁星流动,流淌中,繁星随水而逝,非是夜空中闪亮划过夜空之流星,空明澄净,引人入胜。月本不移,而片云飘移,云行而反似月走。
江楼夕望招客
〔唐〕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地方。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在夕阳西下的时候,诗人登上江楼,向东望去,总览余杭山川情势,只见海天一色莽莽苍苍,山川分外开阔空阔。
而当夜幕降临,城四周燃起了万家灯火,钱塘江中江船密集,待渔火纷纷点燃之时,就仿佛是天上的星河映在了水的地方。
森森古木高旷而幽寒,就是在晴天也像下雨一样阴凉潮湿,月亮照在平沙之上,就是在夏天也像是落下了层白霜那样清寒。
编校:寇硕恒、曾子芙;审核:彭敏;核发:李少君前往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