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诗经》品读:《兔爰》生不逢时遭离乱,天地不仁逢百忧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这悲怆激越的诗句,出自东汉蔡文姬所作的著名长篇骚体诗《胡笳十八拍》,而《胡笳十八拍》,无疑是化用《诗经》中的《兔爰》一诗。

兔爰

国风·王风·兔爰

有兔爰爰(逍遥自由),雉离于罗。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逢此百罹。尚寐无吪(é不说话)!

有兔爰爰,雉离于罦(fú附设机轮的网)。我生之初,尚无造;我生之后,逢此百忧。尚寐无觉!

有兔爰爰,雉离于罿(tóng捕鸟网名)。我生之初,尚无庸;我生之后,逢此百凶。尚寐无聪!

《诗经.王风.兔爰》.m4a1:43
来自知秋说诗

译文

兔儿自在自由,野鸡落进网来。我生之初无劳役;我生之后,遇齐百种忧患。但愿长眠不开口!

兔儿自由逍遥,野鸡上了圈套。我生之初无营建;我生之后,遭遇千般苦难。但愿长眠身不起

兔儿不慌不忙,野鸡进了罗网。我生之初无忧患;我生之后,尝尽千辛万苦。但愿长眠听不见!

《兔爰》是一首伤未骚,是以谓之‘无为’。既而幽王昏暴,戎狄侵陵,平王播迁,室家飘荡,是以谓之‘逢此百罹’。“

慨叹生不逢时,命运多舛,怀念过往逝去的黄金时代,表达对现在痛苦生活的厌恶,这首风格悲凉的诗可能是开山之作。

全诗三章,三章均以“有兔爰爰,雉离于罗(罦、罿)”开篇,以兔、雉起兴兼作比。兔生性狡猾,用来比喻小人;雉生性耿介,用以比喻君子。狡猾的兔子逍遥自由,老实的雉却被束缚被迫害。小人可以逍遥自由,而君子无故遭难。诗人借这两个抽象的比喻表现百姓在徭役重压之下的痛苦嗟叹,抒发诗人的忧思——社会黑暗,人民灾难深重。《王风》中的黍离之悲,在本诗中有深刻的表现。

三章两头都以“我生之初”与“我生之后”作对比,表现出对过去和平安宁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在人民蒙受沉重负担生活的厌恶。在过去,“无为”,没有徭役;“无造”,没有劳役;“无庸”,没有兵役。人民可以自在自由地生活。而现在,“百罹”“百忧”“百凶”,遇到各种灾凶,让人痛苦。从这三组对比中可以看出时代变迁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

各章结尾,诗人发出沉重的哀叹:“‘尚寐无吪’、‘尚寐无觉’、‘尚寐无聪’者,亦不过不欲言、不欲见、不欲闻已耳”,生活在这样黑暗的年代里,不如长睡不醒。愤慨之情溢于言表。是的,对于人民的苦难,小人毫不在意,君子却忧心惙惙。离乱之世,忧国忧民的只要君子。

全诗三章风格悲凉,反复吟唱诗人的忧思,切合《王风》中的黍离之悲,属乱世之痛、亡国之音。

方玉润评云:“词意凄怆,声情激越,(三国魏)阮步兵(籍)专学此种。”

我是知秋,喜欢中国文学,欢迎关注“知秋说诗”,我们一起长知识。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