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宵
节
The Lantern Festival
元夜,即上元之夜,
也称元夕、元宵。
大概因为是春节庆典的尾声,
比起除夕的守夜、元日的恭喜,
正月十五上元之夜是最为热闹的节日了。
古诗词中的元宵节,
千姿百态,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让人爱不释手。
在这花灯焰火、张灯结彩的节日里,
就跟着阿Y一起,
去欣赏古诗词里元宵节的的特魅力吧!
自唐代起, 元宵节的节日元素逐步摆脱了以往迷信禁忌的奥秘氛围,不只在宫廷,而且在民间也日益普及,并逐步转变为狂欢文娱型节日。盛大、狂欢的节日,给帝王贵族、文士骚客巨大的创作灵感和愿望,因而留下了大量与元宵节相关的诗歌。
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和卢照邻的《十五夜观灯》就是这类词的代表。
正月十五夜
【唐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由夜,玉漏莫相催。
这首诗写于唐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一览千年前元宵佳节的盛况。明灯参差,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皇城三日无宵禁,城内人潮汹涌,马儿蹄下生风,人们纷纷走上街头欢度上元佳节,灯火璀璨让人流连忘返,整个城池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宋代以后,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市民阶层衰亡,元宵节的热闹繁华更是盛况空前。人们不但在节日之夜观灯赏月,而且尽情歌舞游戏。
宋徽宗赵佶的《满庭芳》,可谓这类词的代表:
满庭芳
【宋 赵佶】
寰宇清夷,元宵游豫,为开临御端门。暖风摇曳,香气霭轻氛。十万勾陈灿锦, 钓台外,罗绮绚丽。欢声里,烛龙衔耀,黼藻太平春。
灵鳌擎彩岫, 冰轮运驾,初上祥云。云照万宇嬉游,一视同仁。更起维垣大第,通宵宴,调燮良臣。从兹庆,都俞赓载,千岁乐昌辰。
更为浪漫的是,青年男女往往在这个欢乐祥和的日子里较为自在地相互表达爱慕之意。
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记录下观灯之夜,与意中人密约会晤,久望不至,却在“灯火阑珊处”瞥见那人时的欢喜。
青玉案·元夕
【宋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而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既写出了情人的美丽和当日相恋时的温馨甜蜜,又写出了今日伊人不见的怅惘和忧伤。
生查子·元夕
【宋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名动江南的大才子唐寅也为我们记录下了元夜赏灯时的盛况。
元宵
【明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
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
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
如何消得此良辰。
在美好的夜晚,如果只要灿烂花灯而没有皎洁的明月,实在不能让人尽情欢畅;如果只要皎洁的明月而没有灿烂的花灯,也不能算作真正的春光。
怎样样,
读了这么多绝美的元宵节诗词,
大家能否为其中的意境与情感所感染?
我大中华诗词的魅力,
在此刻尽显于字里行间。
伴着这些美丽的诗词,
阿Y也祝民大er元宵佳节喜乐平安,
一定要吃甜甜糯糯的元宵哦!
文 | 陈芳
图 | 网络
封面 | 班枢雨
推送 | 李倩
校对|杜明澔
审核|李陈俊桥
终审|李英
上一篇:【正月十五】元宵节古诗词欣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