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兰州最优美的十个地名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

地名,是地理坐标,是区域方位,是文化,是故事,是传承,是文脉,是精神饱满的文化符号。兰州,位于中国西北地区,甘肃省中部的黄土高原上,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半荒漠戈壁等,四周为群山峻岭所环抱,气候类型有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干旱半干旱气候、高山气候、二阴气候等四大类型。兰州又是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历史上处于边关地区。

得天独厚的地域,悠久辉煌的历史,丝绸古道之地,多民族的融合区域,复杂多样的地貌,多变无穷的气候,孕育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其中,地名文化,也十分鲜明,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文化特征。这里,筛选出十个兰州最为优美漂亮的地名,以飨读者。

  兰 州

兰州,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会城市。陈旧的黄河穿城而过。传说,因城南的皋兰山上有马兰花(马莲)而得名。据《元和郡县志》记载,是由皋兰山得名。皋兰一词去“皋”留“兰”,得名兰州。皋兰,匈奴语,高俊之意。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郡改州,金城郡改为兰州,“兰州”之称即始于此,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其名因兰而美。

  榆 中

县名。早在春秋战国时,秦“辟数千里,以河为境,累石为城,树榆为塞”。因县地处榆塞之中,故而得名。榆中县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4年),是兰州地区最早的地名。地名意境优美,富有诗意。

  永 登

“永登”之名初次出现是在十六国时,前凉置永登县,取“五谷永远丰登”之义。但随即而后,这个名字就被弃置不用。元称庄浪县,明为庄浪卫,清朝时改成平番县。到1928年,全国行政区划大改革,才又改平番县为永登县。该地名寓意极佳。

  定 远

榆中县西部的一处陈旧地名,地处兰州市以东15公里。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重镇,商贸云集,生意兴隆。千百年来,不断处于交通要冲,是一处著名的驿站。文化底蕴深厚。金政权曾在此设置定远县。

传说,唐开元元年,唐朝的朔方军大总管郭元振率军西征,路过此地,出于防守的需要,在此修筑了一座城堡。郭元振所率的大军名称叫定远军,其意是平定边远,人们将修筑的城堡取名为定远营(也称定远堡)。大军走后,这里就以定远营命名,后作为驿站地名,被长久地保留传承了下来。

  清 水

位于榆中县中部,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古道驿站,陇海铁路和312国道穿镇而过。传说,唐朝时,文成公主进藏,一路风沙洋溢,难得清水饮用,直到进入植被丰茂的榆中清水站方能得饮一碗清澈甜美的泉水。后明清时代,在清水建立了驿站,这个小驿站,因为文成公主的这美传盛赞,被叫“清水驿”而流传了下来。

  银 山

银山是榆中县的一个乡镇,位于榆中西南角,东邻马坡乡,南靠马唧山(又名马衔山、马寒山、马黑山),西连临洮县中甫乡,北接兰州市七里河区阿干镇。境内均为山地地貌,平均海拔2338米,年均气温4.6℃,年均降水量550毫米,全年无霜期106天。马唧山主峰海拔高达3670米,大部分山峰春、秋、冬三季被白雪覆盖,阳光下雪白耀眼。故有了地名银山。地名富丽堂皇,寓意富有。这里距县城30千米。101省道兰(州)三(角城)公路穿越乡境。

  瑞 芝

瑞芝是永登县龙泉寺镇紧挨312国道的一个行政村,因村子有瑞芝山,故名。乡亲们希望村子的未来像灵芝草一样神奇名贵,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很富有诗情画意。

  五泉山

五泉山位于兰州市区南侧的皋兰山北麓,是一处“林木葱郁花草香,雕梁飞阁泉瀑鸣”,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遐迩闻名的陇上胜地。建有公园,景点以五眼名泉和佛教古建筑为主,海拔1600多米,占地267000平方米,有明清以来的建筑群10余处,1000余间,建筑面积10000多平方米,规模宏大。现存最早的一所建筑“崇庆寺”内的“金刚殿”,系明代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所建,距今已有600余年。

五泉山因有甘露、掬月、摸子、惠、蒙五眼清澈甘美的泉水而得名。相传,西汉时,骠骑大将军霍去病率十万人马出征匈奴。大军经多天行军,在一天黄昏时分来到一座光秃秃的山前。大军人困马乏,又饥又渴,于是,霍去病命三军山下扎营,埋锅造饭,休整一宿,明日赶路。突一小兵来报:“无水做饭。”霍去病命人四处找水,都无结果。霍去病拔出宝剑,朝脚下的土地插入,拔出宝剑,突然,一股清流随剑而出,将士们又惊又喜。霍去病见人多水少,又连续在山上山下插了四剑,四处都有清泉流出。霍去病走后,这五处泉水不断流淌,五泉山也因而而得名。

  兴隆山

兴隆山位于兰州市榆中县城西南五公里处,距兰州市60公里,海拔2400米。古因“常有白云浩渺无际”而取名“栖云山”,向有“陇上名胜”之称,被誉为“陇右第一名山”,早在西周时已成为道人凿洞修行之地。是距兰州市最近的国家级自然森林保护区。主峰由东西二峰组成,东峰“兴隆”海拔2400米,西峰“栖云”海拔2500米,二峰间为兴隆峡,有云龙桥横空飞架峡谷。是一处优美的避暑胜地。地名“兴隆”吉祥闻名。

  苑川河

苑川河,是榆中县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流。源于临洮县站滩乡马啣山胡麻岭北麓之泉头村,顺着东南高,西北低的地势,流经榆中境内的新营、龙泉、高崖、甘草、清水、三角城、夏官营、金崖、来紫堡九个乡镇,至响水子村(西坪村)注入黄河,干流长75公里。早在汉代时,由于这一带水草丰美,为“龙驮沃土”,故汉政府设牧苑于此,筑“东西二苑,城相去七里”,苑川因而而得名。据《水经注》记载:“苑川水地,龙马之沃土”。公元385年至413年,鲜卑族乞伏国仁在中游的东古城(也有专家称在夏官营)建立的“西秦”国家政权,统治武威到天水、陇南及青海东部,共11州、30郡、48县的地域长达28年之久。苑川之名,历史悠久,优雅致美。

  □李新海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