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下面有答主推荐《诗经》的,所以花了两三天整理了一下本人觉得诗经里适合取名字的。
写景:
泛舟
《诗经 菁菁者我》泛泛杨舟,载沉载浮。既见君子,我心则休。
泛泛:漂浮不定的样子。杨舟:杨木做成的小船。载:或,又。休:喜
荡漾水面杨木舟,随着波涛任漂流。已经见到那君子,我的心里乐无忧。
凯风
凯风:和风。一说南风,夏天的风。这里喻母爱。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凯之义本为大,故《广雅》云:‘凯,大也。’秋为敛而主愁,夏为大而主乐,大与乐义正相因。
写物
常棣
《诗经 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常棣(dì):亦作棠棣、唐棣,即郁李,
以常棣之花喻比兄弟,是因常棣花开每两三朵彼此相依。
方华
《诗经 出车》昔我往矣,黍稷方华。
方:正值。华(huā):开花。方华:正值开花的时候。想当初我离家远行的时候,正是黍麦五谷秀穗花繁盛。
蓁蓁
《诗经 桃夭》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蓁(zhēn):草木繁密的样子。
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永不落。这位姑娘要出嫁,齐心协手家和睦。
思柔
《诗经 桑扈》兕觥其觩,旨酒思柔。彼交匪敖,万福来求。
思:语助词。柔:指酒性温和。
牛角酒杯弯又弯,美酒醇厚味道香。贤者交往不倨傲,万福汇聚你身上。
芃芃
《诗经 黍苗》芃芃黍苗,阴雨膏之。悠悠南行,召伯劳之。
芃(péng)芃:草木繁盛的样子。
黍苗生长很茁壮,好雨及时来滋养。众人南行路途遥,召伯慰劳心舒畅。
写人
乐仪
《诗经 菁菁者我》既见君子,乐且有仪。
已经见到那君子,快快乐乐好仪表。
硕
《诗经 考槃》考槃在涧,硕人之宽。独寐寤言,永矢弗谖。
硕人之宽:隐士宽阔的居处。硕人,大人,美人,贤人。本指抽象高大丰满的人,不只指形体而言,更次要指人道德高尚。此指隐者。宽,心宽。一说貌美。
舜华
《诗经 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舜华(huā):木槿花,即芙蓉花。姑娘和我同乘车,容貌就像花一样。体态轻盈如飞鸟,珍贵佩玉泛光芒。她是美丽姜姑娘,举止娴雅又大方。
婉清
《诗经 野有蔓草》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清扬:目以清明为美,扬亦明也,描述眉目漂亮传神。婉:美好。
眉清目秀美容颜
克敏
《诗经 甫田》禾易长亩,终善且有。曾孙不怒,农夫克敏。
克:能。敏:勤快。
庄稼长势茂盛遮盖了田垄,今年定是五谷丰登好年景。周王喜在心头不发天威怒,农夫们感恩戴德勤于农功。
肃
《诗经 思齐》雍雍在宫,肃肃在庙。
肃肃:恭敬貌。在家庭中真和睦,在宗庙里真恭敬。
克明
《诗经 皇矣》貊其德音,其德克明。克明克类,克长克君。王此大邦,克顺克比。比于文王,其德靡悔。既受帝祉,施于孙子。
克:能。明:明察是非。类:分辨善恶。
他的品德清明端正,是非类别分清眼中,师长国君一身兼容。统领如此泱泱大国,万民亲附百姓顺从。到了文王依然如此,他的德行永远光荣。已经接受天帝赐福,延及子孙受福无穷。
荏柔
《诗经 抑》荏染柔木,言缗之丝。温温恭人,维德之基。
荏染:坚韧。又坚又韧好木料,制造琴瑟丝弦调。温和谨慎老好人,根基深厚品德高。
淑慎
《诗经 抑》辟尔为德,俾臧俾嘉。淑慎尔止,不愆于仪。
淑:美好。慎:谨慎。止:举止行为。修明德行养情操,使它高尚更美好。举止谨慎行为美,仪容端正有礼貌。
柔嘉
《诗经 烝民》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
柔嘉:温和善良。
仲山甫贤良具美德,温和善良有准绳。
抒情
啸
《诗经 江有汜》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
其啸也歌:啸是唱歌没有谱和调的意思。有“狂歌当哭”的含义。一口出声,以抒愤懑之气,一说号哭。歌,则得其所处而乐也。
歌
《诗经 江有汜》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
其啸也歌:啸是唱歌没有谱和调的意思。有“狂歌当哭”的含义。一口出声,以抒愤懑之气,一说号哭。歌,则得其所处而乐也。
则休
《诗经 菁菁者我》泛泛杨舟,载沉载浮。既见君子,我心则休。
休:喜
荡漾水面杨木舟,随着波涛任漂流。已经见到那君子,我的心里乐无忧。
悦怿
《诗经 頍弁》未见君子,忧心奕奕;既见君子,庶几说怿。
说(yuè)怿(yì):欢欣喜悦。说,通“悦”。
未曾见到君子面,忧心忡忡实难当。既已见到君子面,才有喜悦没忧伤。
其他:
南行
《诗经 击鼓》击鼓其镗,积极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击起战鼓咚咚响,士兵积极练武忙。有的修路筑城墙,我独从军到南方。
这是一篇典型的和平诗。诗人以袒露本身与主流意识的背离,宣泄本人对和平的抵触情绪。作品在对人类和平本相的透视中,呼唤的是对个体生命具体存在的尊重和生活细节幸福的获得。这种来自心灵深处真实而朴素的歌唱,是对人之存在的最具人文关 怀的阐释,是先民们为后世的文学作品树立起的一座人性高标。
从正面言,诗人怨和平的降临,怨征役无归期,怨和平中与己息息相关的点滴幸福的缺失,甚至整个生命的丢失。从反面言,诗作在个体心理,行为与集 体要求的不断背离中,在个体生命存在与国家战事的不断抗衡中,在小我的真实幸福对和平的残酷的不断颠覆中,流显出一份从心底而来的厌战情绪。这一腔激烈的厌战之言,要争取的是对个体生命存在的尊重,是生活细节中的切实幸福。
上面的解释都来自古诗文网。其实《诗经》还挺有意思的,我记得我看到《将仲子》这一首,边看边笑,古人这点男女之间的小情绪,其实也很好玩~~~~~
上一篇:有没有什么可以取名字的古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