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从小学开始,学生们就开始学习语文。从拼音到汉字,再到词语句子,或是意义颇深的古诗词、文言文,字字句句都分发着文化的底蕴,气宇轩昂饱含深情。
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诗词很多都要求背诵,记得上学时候老师还会一个一个的“过筛子”。不能按要求完成背诵任务的学生,下课或是放学后,可能还会被留堂。
就算很多诗词绕嘴,但是学生们最初也都“逐个拿下”。很多毕业后离开校园多年后,只需听到一句开头的诗句,总能在潜意识里就接到下一句。
《满江红》被移出课本?这3点缘由是次要因素,原著作者再惹争议
贺岁片电影《满江红》走红,这部电影也是“老少皆宜”,深受网友们的热爱。还有小学生看后在电影院朗诵起来,满腔热血,比在教室中朗读时,还要有感情。
当毕业生们重温《满江红》后,也回想起了本人当年上学时期学习过的文章。可是,课本中已经找不到这首古诗词的身影。《满江红》被移出课本,这3点缘由是次要因素。
其一,专家指出文章内容疑似“血X.B.力”。这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成了众矢之的,指出这句话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不利。
其二,在岳飞那个时代,并没有民族的概念,因而岳飞并不能称之为“民族英雄”。而且,当时岳飞攻打的是金国,金国正是现在的东北三省、山东山西、河南河北以及安徽湖北等地。
现在提倡“少数民族一家亲”,这种诗词违背了团结统一的思想。但是笔者还是不能理解,古代诗词中和《满江红》中表达意思类似的诗词并不占少数,但偏偏这首诗词成为了靶子。
其三,有人指出《满江红》的原著不是岳飞!这句“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中,贺兰山是在西北地区的宁夏中部,但是岳飞却是一路向北根本没有经过宁夏一带。
综上所述,由此断定岳飞并不是“原创”。但其实,贺兰山是有两处的,一处位于西北宁夏,另一处则在河北的磁县。因而,这一说法是可以被打破的。
书籍是学生学习的载体,好的文章值得被收录,教育不该具备局限性
其实,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根本没有摘录过《满江红》。而在苏教版高二的唐诗宋词选读中则有此篇文章出现,这也是为何有些毕业生在教材中找不到原著的缘由。
小学生人教版五年级语文课本中的“日积月累”部分,可以见到“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一句诗词,不过当毕业生们回顾整篇文章的时候,却显得格外熟悉。
很多80、90后的毕业生表示,本人上学的时候都背过《满江红》。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学生们学习的教材版本不同,现在的学生普遍学习的是人教版的教材。
不过,不管毕业生们已经有没有通篇学习这篇文章,笔者还是认为好的文章自然是值得学生们学习的。书籍时学生学习的载体,好的文章值得被收录,教育不该具备局限性。
教育和生活密不可分,学生要在生活中获取知识,在学习中收获快乐
新年新气象,贺岁片的电影也是被大家所关注的。《满江红》的上映,不只让毕业生们回忆起当年那些上学时光的点点滴滴,也让学生们愈加了解历史。
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是值得被提倡的。对于学生们而言,教育和生活密不可分,学生要在生活中获取知识,在学习中收获快乐,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成长。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作为中国人,更要对此有所了解。学生们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更是延续中华文化的“承继者”们。家长也要多向学生普及文化知识,让这个春节过得更有意义。
关于春节的典故数不胜数,从小年开始,每一天都有一个新的故事。56个民族中,每个民族过春节的方式也会有所差距,学生们对于这些充满了猎奇。
恰巧春节也在学生们的寒假中,家长们可以多和学生交谈关于春节的文化知识。不只能在生活中收获知识,收获快乐,还能拉近学生和家长之间的距离。
【话题】你对此事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5部适合7至12岁少年阅读的读本,展现博大精深的古诗古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