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必背古诗文50篇
1.《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___,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___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___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___,思而不学则___。”
子曰:“由, ____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____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___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___,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___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___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鱼我所欲也《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______,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______,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___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__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___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___食,一豆___,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___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___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__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___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___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___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舜发于___亩之中,傅说举于______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___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___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___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___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___。入则无法家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_______________。
4.曹刿论战《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___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___,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___,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___,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___。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___,故逐之。”
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不足,而形貌___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______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___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___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___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___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___寡人者,受中赏;能___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___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___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打败于朝___。
6.《出师表》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___,今天下三分,益州疲___,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_________,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___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___补___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___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______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___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___。先帝不以臣卑鄙,___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 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___竭___钝,___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___也。至于推敲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___其___;陛下亦宜自谋,以咨___善道,_________。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7.《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___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绚丽。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___,屋舍___然,有____________之属。______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______,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___,并___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___答之。便___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___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逐个为具言所闻,皆叹___。余人各复___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___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___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___者。
8.《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___处。重岩叠嶂,隐天___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___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___绿潭,回清倒影,绝______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杂说(四)》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___辱于奴隶人之手,___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___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___,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___,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___?其真不知马也。
10.《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___吾德___。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___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1.《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___。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___然不动,___尔远逝,往来___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______无人,凄神寒骨,______幽___。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2.《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___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___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___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___远山,吞长江,浩浩______,横无际涯;朝___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___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_________,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___,山岳潜形;商旅不行,___倾___摧;薄暮______,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涛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___集,______游泳;岸芷___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___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___,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___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___?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3.《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___美,望之___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______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___然___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___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___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___开,云归而岩穴___,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___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______提___,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___,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___,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______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____白发,___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___,鸣声上下,游人去而__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4.《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___。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____牡丹。予___爱莲之出___泥而不染,___清___而不妖,中通外直,不___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___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__者何人?牡丹之爱,____众矣。
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___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 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___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___冰坚,手指不可___伸,弗之__。录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___,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___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__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______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___裂而不知。至舍,______不能动,____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__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味道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___然若神人;余则___袍___衣处其间,略无慕___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______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7.关雎 《诗经》
关关___鸠,在河之__。
___淑女,君子好__。
参差___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______求之。
求之不得,___寐思服。
悠哉悠哉,___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___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8.蒹葭 《诗经》
蒹___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______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地方。
蒹葭萋萋,白露未___。
所谓伊人,在水之___。
溯___从之,道阻且___。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___。
蒹葭采采,白露未__。
所谓伊人,在水之___。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___在水中___。
19.《观沧海》 曹操
东临___石,以观沧海。
水何___,山岛______。
树木__生,__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________,歌以咏志。
20.《饮酒(其五)》陶渊明
结___在人境,而无车马___。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___已忘言。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___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___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___路,儿女共沾巾。
22.《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___,___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__洛阳边。
23.《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___。
征___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__关逢___骑,都护在__然。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___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____西。
25.《行路难(其一)》李白
金___清酒斗十千,玉盘珍___万钱。
停杯投___不能食,拔剑四顾心__然。
欲__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__碧溪上,忽复___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___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____海。
26.《望岳》杜甫
___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__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___云,决___入归鸟。
会当___绝顶,一览众山小。
27.《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___火连三月,家书___万金。
白头___更短,___欲不胜___。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__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___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___。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__入竹去,唇焦口___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__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___。
布___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___!
安得广___千万间,大___天下寒士__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___见此屋,吾___独破受冻死亦足!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__不暖锦___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___海___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___。
中军__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___门,风___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___,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___烟柳满__都。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复古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___人。
___舟侧___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___精神。
32.《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___食,幼稚携___浆,
相随___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___不足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3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___春泥。
乱花渐欲诱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___里白沙__。
34.《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___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___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__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35.《赤壁》杜牧
折___沉沙铁未___,自将___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6.《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__,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___唱后___花。
37.《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___秋池。
___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8.《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__成灰泪始干。
___镜但愁云__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___山此去无多路,青鸟__勤为探看。
39.《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___。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味道在心头。
40.《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___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___然未___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___,将军白发征夫泪。
41.《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 。小园香径独______。
42.《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__缘身在最高层。
43.《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___苍,锦帽____,千骑卷平___。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___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___冯唐?
会挽___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44.《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__,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___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______。
45.《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__,丰年留客足鸡___。
山重水复___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___鼓跟随春社近,衣冠简__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___杖无时夜叩门。
4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___下___,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___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47.《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遇起一经,干_____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___。
___滩头说惶恐,___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8.《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9.《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__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____。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___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50.《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___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___春泥更护花。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