骍骍角弓,翩其反矣。兄弟昏姻,无胥远矣。
尔之远矣,民胥然矣。尔之教矣,民胥效矣。
此令兄弟,绰绰有裕。不令兄弟,交相为瘉。
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于己斯亡。
老马反为驹,不顾其后。如食宜饇,如酌孔取。
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莫肯下遗,式居娄骄。
雨雪浮浮,见晛曰流。如蛮如髦,我是用忧。
毛序:父兄刺幽王也。不亲九族而好谗佞,骨肉相怨,故作是诗也。
王先谦:鲁说以此诗为幽厉之际。齐韩义未闻。
朱子云:此刺王不亲九族,而好谗佞,使宗族相怨之诗。(只不认幽王时代。)
姚际恒:小序谓“刺幽王”,大序谓“不亲九族而好谗佞”。谓刺幽王,或是因幽王好谗,必以此诗为刺谗矣。然诗中无指谗之事。
方玉润:刺幽王远骨肉而近僉壬也。
《左传》襄八年:晋范宣子来聘,公享之。季武子赋《角弓》。昭二年:晋韩宣子来聘,公享之。韩子赋《角弓》。季武子拜曰:“敢拜子之弥缝敝邑,寡君无望矣。” 既享,宴于季氏、有嘉树焉。宣子誉之,武子曰:“宿敢不封殖此树,以无忘《角弓》。” (陈奂案:此两引诗,皆义取兄弟之国,宜相亲近。)
《荀子 儒效篇》:君子务修其内,而让之于外。务积德于身,而处之以遵道。如是则贵,名起之如日月,天下应之如雷霆。鄙夫反是,比周而誉俞少,鄙争而名俞辱。烦劳以求安利,其身俞危。诗曰:“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于己斯亡。” 此之谓也。
汉书刘向上封事曰:幽厉之际,朝廷不和,转相非怨,诗人刺之曰:“民之无良,相怨一方。”
余按:“兄弟昏姻,无胥远矣。”:同姓异姓,姬氏姜氏,伯叔舅父,皆宜亲近。并非有亲叔伯、远舅氏之义!此诗作于幽厉之时?可也;作于成康之世?亦无不可也。周幽王宠幸褒姒,屏黜申后,岂只因为褒姒乃天上人间之第一花魁?宣王之世,已“既丧南师”,申、曾诸国,已无力抵抗犬戎;幽王将希望寄托在褒国身上,姒乃大禹之姓!岂无来历?个中原由,可惜史籍缺失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