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国学 | 《诗经》——小雅·甫田之什 宾之初筵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点击蓝字或扫描二维码 ● 关注我们

一个提供古诗词文学、国学经典、中外古典名著、民俗文化、中外故事汇编的公众号。公众号菜单服务提供便捷查询查阅,是国学爱好者阅读的掌中宝。

请关注公众号:古诗词名著与文学故事汇编。

小雅·甫田之什 宾之初筵

宾之初筵,左右秩秩。笾豆有楚,殽核维旅。酒既和旨,饮酒孔偕。钟鼓既设,举酬逸逸。大侯既抗,弓矢斯张。射夫既同,献尔发功。发彼有的,以祈尔爵。

籥舞笙鼓,乐既和奏。烝衎烈祖,以洽百礼。百礼既至,有壬有林。锡尔纯嘏,子孙其湛。其湛曰乐,各奏尔能。宾载手仇,室人入又。酌彼康爵,以奏尔时。

宾之初筵,温温其恭。其未醉止,威仪反反。曰既醉止,威仪幡幡。舍其坐迁,屡舞仙仙。其未醉止,威仪抑抑。曰既醉止,威仪怭怭。是曰既醉,不知其秩。

宾既醉止,载号载呶。乱我笾豆,屡舞僛僛。是曰既醉,不知其邮。侧弁之俄,屡舞傞傞。既醉而出,并受其福。醉而不出,是谓伐德。饮酒孔嘉,维其令仪。

凡此饮酒,或醉或否。既立之监,或佐之史。彼醉不臧,不醉反耻。式勿从谓,无俾大怠。匪言勿言,匪由勿语。由醉之言,俾出童羖。三爵不识,矧敢多又。

☟ 正文、译文与赏析

译文

苍蝇乱飞声嗡嗡,飞上篱笆把身停。平和快乐的君子,不要把那谗言听。

苍蝇乱飞声嗡嗡,飞上酸枣树上停。谗人无德又无行,扰乱四方不太平。

苍蝇乱飞声嗡嗡,飞上榛树枝上停。谗人无德又无行,离间我俩的感情。

正文

青蝇:苍蝇,比喻谗人。

营营:象声词,拟苍蝇飞舞声。

止:停下。樊:篱笆。

岂(kǎi)弟(tì):同“恺悌”,平和有礼,平易近人。

谗言:挑拨离间的坏话。

棘:酸枣树。

罔(wǎng)极:指行为不轨,没有标准。

交:都。乱:搅乱、破坏。

榛(zhēn):榛树,一种灌木,果实名榛子,可食。

构:播弄、陷害,指离间。

评析

这是《小雅》中一首著名的谴责诗,讽刺统治者听信谗言,呵斥谗人害人祸国。它的鲜明特色是借物取喻抽象生动,劝说呵斥感情痛切。

首先,把专进谗言的人比作苍蝇,这是十分贴切的。苍蝇作为一种令人厌恶的昆虫,具有追臭逐腐、散播病菌、嗡嗡乱叫等习性,而这些习性与人间专找缝隙进谗言害人者如出一辙。因而用苍蝇来喻指进谗者,这本身已是一个极大的成功;更遑论此诗三章均以“营营青蝇”取喻起兴,把它四处飞舞、不停播乱的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这三章前两句仅以更换末一字的方式反复出现,似拙实巧,令人不由对苍蝇产生一种挥之不去的厌恶感。“樊”“棘”“榛”三字一义,其实都指篱笆而言,但每一次变化,又不只仅是单纯的同义反覆,而是隐含了对苍蝇见缝就叮、不弃不舍的深刻揭露。

其次,这三章诗的后两句也逐章递进,层层见意。第一章是规劝正人君子不要去听信谗言,言语直白如话,是全诗的作旨。第二章列出谗言的第一个危害,那就是搅乱四邻各国间的关系,即所谓祸国殃民。第三章指出谗言的第二个危害,那就是挑拨人际关系,使朋友知己互生嫌隙,反目成仇。而这两种祸害,全在于“谗人罔极”,即进谗者为人处世没有一定的原则,阳奉阴违有之,出尔反尔有之,翻云覆雨、颠倒黑白亦有之。

所以从全诗来看,它的特点既包括取喻确切传神,同时也包括对谗言的危害和根源的深刻揭示。而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使“无信谗言”的规劝和警示显得充分无力,从而大大加强了诗的讽刺、谴责的力度。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