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诗经·大雅·皇矣》曰泰伯太王文王并列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诗经·大雅·皇矣》曰泰伯太王文王并列

发布时间:2019-06-05 00:34 来源:中国报道

●郑鼎文

编者按】有这样一群正能量的人,他们既不姓周,也不姓吴,连《至德十二姓氏》中也没有他们,然而他们却在潜心研究周吴文化,他们是传播周吴文化的使者!他们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典范!我们为他们的付出表示挚诚的感激!

《诗经》是儒家经典之一,被《诗经》提及的圣贤人物真可谓凤毛麟角,而泰伯则是其中之一,且与太王、王季、文王并列。

《诗经·大雅·皇矣》是叙述周王先祖功德的一首颂诗,是周部族多篇开国史诗之一。《毛诗序》:“《皇矣》,美周也。”所谓“美周”,就是赞誉西周,尤其是赞誉西周的开国圣贤,赞誉他们的煌煌功德。这首诗除了赞誉太王、王季和文王,还赞誉了泰伯(太伯)。诗的题目是“皇矣”,皇是光辉、伟大之意,矣是文言助词。换而言之,把题目变成白话文,就是(周先祖)多么光辉伟大啊!而泰伯,也属于光辉伟大之列。

《皇矣》第三章提及泰伯。原文是:帝省其山,柞棫斯拔,松柏斯兑。帝作邦作对,自卑伯王季。维此王季,因心则友。则友其兄,则笃其庆,载锡之光。受禄无丧,奄有四方。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天帝省视周地岐山,柞树棫树都已砍完,苍松翠柏栽种山间。天帝为周兴邦开疆,太伯王季始将功建。就是这位祖先王季,顺从父亲友爱体现。友爱他的两位兄长,致使福庆不断增添。天帝赐他无限荣光,承受福禄永不消减,天下四方我周占全。

第三章特别强调“帝作封作对,自卑伯王季”。太王有三子:太伯、虞仲(仲雍)和季历(即王季)。太王爱季历,太伯、虞仲相让,因而王季的继立,是应天命、顺父心、友兄弟的表现。写太伯是虚,写王季是实。但“夹写太伯,从王季一面写友爱,而太伯之德自见”(方玉润《诗经原始》),既是夹叙法,亦是推原法,作者的艺术用心,是值得深入体味的。就是委婉地表示:三让天下的泰伯,其英名可与太王、王季和文王相比。

宋代朱熹评论:“此诗叙大王、大伯、王季之德,以及文王伐密伐崇之事也。”朱熹在这里提到太王、太伯和王季之德,那么,太伯之德都有哪些呢?

明理之德。太伯明白事理,通情达理,顾全大局,顺从父意,退避王位,保证了周国政权的平稳过渡。

谦让之德。太伯胸襟开阔,豁达大度,谦逊礼让,使得三弟季历顺利继位,为侄儿姬昌以后大显身手铺平了道路。

兄友之德。太伯有长者之风,宽厚仁慈,兄弟们友爱相处,对二弟仲雍和三弟季历都能敌对相待,手足情深,博得了两位弟弟的爱戴和敬重。

开创之德。太伯避让之后,不是消沉下去,二是积极进取,开辟创新,在南国开辟了另一方天地,成就了让人刮目相看的宏大事业。

壮哉!泰伯之德,山高水长!

【作者简介】郑鼎文,大学文化,中学高级教师(副教授),中国先秦史学会会员,周公思想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大雅礼乐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宝鸡炎帝与周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岐山周文化研究会会长,县社科联副主席,县政协文史研究员,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范家营高中校长和县老年大学首任校长,著有《周文化丛书》“三王卷”“典故卷”、《周公演义》《品尝周公庙》等9本书,在报刊发表文章500多篇。先后应邀参加了武汉、成都、兰州、上海、宝鸡、西安、天水等地的30多场学术研讨会。

http://www.tianxiawushi.com/plus/view.php?aid=5575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