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岛
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宋】辛弃疾
陈同父自东阳来过余,留十日。与之同游鹅湖,且会朱晦庵于紫溪,不至,飘然东归。既别之明日,余意中殊恋恋,复欲追路。至鹭鸶林,则雪深泥滑,不得前矣。独饮方村,怅然久之,颇恨挽留之不遂也。夜半投宿吴氏泉湖四望楼,闻邻笛悲甚,为赋《贺新郎》以见意。又五日,同父书来索词,心所同然者如此,可发千里一笑。
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要破帽多添华发。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两三雁,也萧瑟。
佳人重约还轻别。怅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长夜笛,莫吹裂。
正文:
不遂:没有成功。
见意:表达意见。
索词:要我写词。
心所同然:两人内心所共同想到的。
蹙(cù)踏:踩踏。
剩水残山:凋敝的山水。
无态度:不成样子。
料理:点缀,装饰。
重约:注重商定。五年前,陈亮约访辛弃疾,因被诬下狱未能践约,此次方践旧约。
冰合:冰封住了江面。
车轮生四角:谓道路泥泞,车轮像长了角一样,不能转动,无法前进。
销骨:极度伤心。重读稼轩词,发觉他的词,不只是边塞的烽火硝烟,还有田园的恬淡朴素,亦有凡尘的人情况味。
这首《贺新郎》,追想与陈亮的交会与抒发别情的词作,写得勃郁动荡,笔力奇重,是稼轩词中的名篇。
全词次要抒写了他与陈亮之间情投意合的深挚友谊,同时在写景抒情中都含有深刻的意味意味。
他回忆在驿亭把酒话别时的情景,“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把陈亮比作“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有着远大志向的陶渊明和“攘除奸凶,兴复汉室”立有丰功伟业的诸葛亮。山林间,不知何处飞来的鸟鹊,抖落松枝上的寒雪,雪落在帽檐上,更添了他鬓边的白发。他似在感叹,本人已是满头白发,到了知天命之龄,仍是报国无门,被闲置于山野,做了耕田种地的老翁。
“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冬日的山水,是这样了无生机,唯有几枝疏梅,点缀了萧索的风景。“两三雁,也萧瑟。”他用剩山残水,暗喻宋朝的江山已经岌岌可危,只要寥落如疏梅和孤雁的爱国之士,努力地支撑着破碎的河山,可还是被风雪欺压,被朝廷排挤。
“问谁使、君来愁绝?”这里所写的,不只是离别愁绪,更是在感叹国家的危亡,以及诸多有志之士不被重用。可见辛稼轩身在田园,终难忘家国政事,剑胆英雄,又怎样舍得光阴虚度?
“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这一句,最动人心肠。匆匆的相聚,又匆匆离别,像是费尽了人世间的铁,铸就了这么一个错误。而南宋偏安以来,若不是一味地屈膝求和,又怎会铸成国势衰危如此大错?
全词设喻新巧,写景幽峭,在悲凉的意境中收束,情深意永,余音袅袅,较之词人那些“儿女泪,君休滴”的送别之作显得情意缱绻。
上一篇:苏轼诗词赏析 74 || 造物亦知人易老,故叫江水向西流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