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大雅·文王之什·灵台》小札二百四十七
经始灵台1,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经始勿亟2,庶民子来。王在灵囿3,麀鹿攸伏4。
麀鹿濯濯5,白鸟翯翯6。王在灵沼7,于牣鱼跃8。
虡业维枞9,贲鼓维镛10。于论鼓钟,于乐辟雍11。
于论鼓钟,于乐辟雍。鼍鼓逢逢12。矇瞍奏公13。
译:
开始筑灵台,运营和谋划。兆民共建造,不日就建成。
始筑勿急切,民子民自来。文王在灵囿,麀鹿安然卧。
身肥毛光泽,白鸟羽洁净。文王在灵沼,鱼跃满池欢。
钟架配崇牙,饰文大钟鼓。钟鼓齐奏乐,辟雍设礼教。
钟鼓齐奏乐,辟雍设礼教。鼍鼓声蓬蓬,瞽师奏颂乐。
中国·普达措森林
注:1.灵台:周文王所建,观星象与天气异同。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
2.亟:(jí音及)急也。3.灵囿(yòu音右):周文王的苑囿名。
4.麀:(yōu音优)牝鹿。5.濯濯:(zhuó音浊)肥泽貌。
6.翯翯:(hè音贺)羽毛白而有光泽。
7.沼:池。8.牣:(rèn音刃)满也。
9.虡业:古时悬挂钟鼓的木架。虡:(jù音巨)悬挂钟磬架子两旁的柱子。业:古时乐器架子横木上的大版,刻如锯齿状,用来悬挂钟磬。枞:(cōng音匆)崇牙,即虡上的载钉(或锯齿),用以悬钟。
10.贲:(bì音必)饰也。镛:(yōng音拥)大钟。
11.辟雍:《礼记·王制》:“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頖(pàn音判)宫。”
12.鼍(tuó音陀)鼓:扬子鳄皮制成的鼓。
13.矇瞍:眼瞎之乐师。矇:失明者。瞍:眼瞎无眼珠者。
美国·佛罗里达州大沼泽
议:与本诗话题相当的是建“国家公园”,这个理念,由周文王首创,距今整整三千余年了。“美国国家公园”自1872年首创,也已经过去了一百五十余年。虽然我们有最先进的理念,可是,当不用之时,就什么也不是。可以沉睡几千年,那份伤痛就无法用言语表达。
就算亚圣孟子再三解释,也是高而无位,悬挂在那里,朝拜而已。诗文更是有空读读,当然,能来读算是好的,唉……这种差距啊。
记载在《孟子·梁惠王(上)》:孟子与梁惠王已经有一段对话,就是关于“苑囿”之事,里面也有“灵台”。“灵台”是干什么的?一是观察天象;二是观看禽兽对天象异同的反应,以便人类作出正确应对。这才是真正“灵台”的意义,人类的生活,不全都靠万物灵性的赐予才成就“万物之灵”的称号。
孟子还在那里苦口婆心地劝解君民同乐之事;而王家是作为私人的后花园,还在比大小。用处是不断在改变。同样是做一件事,伟人、贤人、私欲人真是一目了然,“灵台”之叹,永远会悠悠。
很多书都把本诗分成四章,但小子把它分成五章。
首章:先精心谋划建“灵台”,这种道理一讲,没多少日子就建完。
二章:有“灵台”然后建“灵囿”,民众自动来参与。
三章:养禽兽之灵气,不是猎杀为主,这种理念下,物种当然安乐自由。
最初二章:完全是为了民众,就可以奏响钟鼓之礼乐,万众欢心。若王者私家花园,民误入而有杀身之祸,民有何可乐哉?留一块净土给禽兽,共同抗衡自然的不可预测性,这便是“灵台”的启示。
戊戌年正月十六
台湾·太鲁阁国家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