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诗文作品,熔铸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智慧和操守,它记载着前人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和思想情感,越是经历岁月的洗刷,越是闪烁着璀璨的光华。
和孩子一起学习、欣赏、吟诵古诗文作品,让那些积淀着民族素养、映射着理性光辉、浓缩着丰富情感、蕴涵着优美意象的古诗文熏染孩子的灵魂,能够加厚孩子们的文化底蕴,更能提升孩子们的品性灵气!
下面就和小鸭一起开始今天的古文阅读吧~
不见长安(世说新语典故)
出自《世说新语·夙惠第十二》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这最初一句,今天读来也是,无比悲凉。
自西晋八王之乱,导致中原政权衰弱,经济残破,社会矛盾尖锐,蛮族趁机发动和平。永兴元年(304年),南匈奴贵族刘渊在左国城(今山西省离石县)起兵,建立汉赵政权。永嘉三年(309年),汉赵两次进攻洛阳,被击退。永嘉五年(311年),刘渊之子刘聪遣石勒、王弥、刘曜等率军攻晋,在宁平城之战中歼灭晋军主力,杀晋太尉王衍及诸王公,攻破洛阳,俘获晋怀帝,杀王公士民十万余人。
永嘉七年(313年),晋怀帝被杀死,司马邺于长安即皇帝位,改元建兴。后建兴四年(316年), 刘曜又攻入长安,俘晋愍帝,西晋灭亡。318年初,晋愍帝被杀。史称“永嘉之乱”。
“永嘉之乱”致使中国再次走向分裂。中国北部进入战乱不休的五胡十六国;南方则由晋元帝司马睿率中原臣民从洛阳南渡,在建康(今南京)定都,史称东晋。这就是“衣冠南渡”,也是中原第一次大规模南迁。
其后,宋齐梁陈易代,皆称为南朝。与孙吴,合称六朝。南朝皆有北伐中原之志,无法国力羸弱,再也未能从中原站稳脚跟。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这是南朝人的悲哀,也是他们最深的乡愁!
上一篇:《思维导图:古诗文满分学习法》:学习文言文和古诗词的一种新方法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