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陆游的一首七言古诗,着墨素淡,最后四句意境深远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青年男女从相识、相爱,到最初走入婚姻的殿堂,既能留下一段美好的记忆,也是对双方的一次持久的考验。恋爱是美丽的,婚姻却是神圣的,不可只为金钱而结婚,也不能只为恋爱而嫁娶。南宋的一位诗人就表达了本人的观点,下面引见陆游的一首七言古诗,着墨素淡,最初四句意境深远。

浣花女南宋:陆游江头女儿双髻丫,常随阿母供桑麻。当户夜织声咿哑,地炉豆秸煎土茶。长成嫁与东西家,柴门相对不上车。青裙竹笥何所嗟,插髻烨烨牵牛花。城中妖姝脸如霞,争嫁官人慕高华。青骊一出天之涯,年年伤春抱琵琶。

这首七言古诗写于南宋淳熙四年,之前陆游曾在成都城西边的笮桥居住,跟当地农民有较多的接触。诗人以生动的笔触,记下了他对农村生活的亲切感受。“浣花女”,就是浣花溪边的姑娘,浣花溪在成都西门外,离陆游居住的笮桥不远。

开篇四句描写浣花女的劳动生活,“江头女儿双髻丫”,勾画出农家少女的纯朴天真。古时少女头发编成两个小辫,再绾结起来称做双髻丫。小丫头从小就跟随阿母学习采桑麻、坐机织布,有时还在地炉里煎土茶。农家儿女不只从小懂事,而且勤劳朴实,诗人用“当户夜织”四个字,就概括了小女孩的这些特点;而一个“咿”字,传达出劳动的节拍和情韵。诗人以少女三次典型的劳动场景,表现出更多劳动妇女的平凡与朴实。

两头四句写农村男女婚嫁风俗,这些农家小姑娘长大后就近择婿,不出远门。因为条件差不多,都是庄户人家,谁也不嫌弃谁,但也同样清寒素朴。出嫁那天,新郎家很近,走几步就到了。“柴门相对不上车”,既表现了生活的艰难,也指农村婚嫁不讲铺张排场,一切从简。

“青裙竹笥何所嗟,插髻烨烨牵牛花”,新娘穿着青布裙子,随身携带竹制衣箱,三步两步,好像散步,就嫁到夫家了,这在现代社会几乎无法思议。而“何所嗟”三个字,并非叹息彼此的贫苦贫寒,而是恰好相反,她们对俭朴的婚嫁方式、和微薄的嫁妆非常满意。少女还把牵牛花当作头饰插到发上,烨烨生辉,既朴素又美好。诗人通过这些抽象的描写,表达出对劳动妇女的深情赞誉

最初四句是作者的想象,通过鲜明的对比,表达本人的爱憎褒贬。打扮入时的城市妇女浓施脂粉,珠光宝气、面如朝霞;她们攀高结贵,爱慕荣华,争嫁官家。可结果那些达官贵人不重爱情,却骑着青骊马四处远游,本人却落得被遗弃的凄惨境遇。一句“年年伤春抱琵琶”,刻画了她们青春流逝,冷落孤苦,只好借琵琶的怨曲,诉说难言的幽恨和悲苦。

这首诗仿佛一幅生动的风俗画,着墨素淡,却分发出强烈的生活气味。诗人怀着深挚感情,既表现出农家生活习俗,也借助对比手法,突出了对不同阶层妇女的爱憎感情。诗人赞誉朴素的生活和纯真的爱情,鞭挞那些崇尚攀比、爱慕虚荣的丑陋行为。

掩卷深思,物质条件固然重要,但爱情和婚姻如果一味地攀比,则会埋下祸根。就像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所写,“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美满姻缘是生活中甜蜜的联合,充满坚贞和忠实,以及相互的的协助及义务。如果索取太多,最初也会以另一种方式偿还。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