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诗”在古代诗词中占了很大的分量。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很多或热烈或浪漫或忧虑的情诗。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说的是男女的幽会;“有美一人,清扬婉兮”是一见钟情的邂逅;“琴瑟在御,莫不静好”说出了多少男女向往的爱情生活。
唐诗宋词中也有不少关于爱情的千古名作。
白居易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道尽了爱而不得的绝望;鱼玄机的“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将女子的痴情守望写到了极致;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写尽了对亡妻的深情不舍……
关于爱情的诗词真的是不胜枚举。
那么你晓得中国最早的情诗是哪一首吗?
令很多人惊讶的是,中国最陈旧的情诗,其实只要四个字,这首诗名为《候人歌》。
“候人兮猗”。
这首诗收录在《吕氏春秋·音初篇》,说的是大禹和涂山氏的爱情故事。
说到大禹,很多人都会想起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
后人都称赞他的大公无私,然而又有多少人留意到了那个为大禹默默守候的女人涂山氏呢?
大禹在和涂山氏成亲的第四日便离开家门,四处奔走治水。
他这一生无愧于天下百姓,却令涂山氏痛苦半生。
有这样一个英雄般的夫君,涂山氏该是骄傲的,然而如果有选择,也许她更希望丈夫能够陪伴左右。
大禹离开家门后,涂山氏每日都在殷切地期盼着丈夫能够早日归来。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涂山氏一直等不到大禹。
相思难耐的她跑到了涂山的南山上,遥望远方,长叹一句“候人兮猗”。
就是这短短4个字,却道尽了相思之苦,对后世影响深远。
透过这四字,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孤单的女子,伫立在山峰上,翘首以盼,泪流满面。
后来这首诗被奉为“南音之始”,也成为爱情诗的圭臬。
这里的“兮”和“猗”都是语气词,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当时无法痛苦的情感,后来《诗经》、《楚辞》中也大量使用语气词,大概也是受了这首诗的影响吧。
尤其是《楚辞》,几乎每句都有“兮”字,它没有特别的意义,但是却能更好地抒发诗人的情感,朗读起来也愈加美好。
而“候人”二字则贯穿了古代的诗歌,从《诗经》中的“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到《古诗十九首》的“忧虑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到唐诗中的“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再到宋词中的“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写的都是女子的等待。
古代交通不便,而古人又一向倡导“好男儿志在四方”,所以才有了那么多的游子思妇。
游子漂泊异乡,思妇空闺独守,就像李清照所言“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这样相见无日的等待最是折磨人心,令多少无情人肝肠寸断。
《候人歌》这短短的四字,“候人兮猗”,道尽了多少男女相思相望不相亲的痛苦,后人称它为“爱情诗”的滥觞也不是没有道理。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