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王力《诗词格律》:诗律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点击上方“诗画天地”关注我们

【第二章】诗律

第一节 诗的品种

关于诗是品种,问题是相当反复的。《唐诗三百首》的编者把诗分为古诗、律诗、绝句三类,又在这三类中都附有乐府一类;古诗、律诗、绝句又各分为五言、七言。这是一种分法。沉德潜所编的《唐诗别裁》的分类稍有不同:他不把乐府独立起来,但是他添加了五言长律一类。宋郭知达所编的杜甫诗集就只简单地分为古诗和近体诗两类。现在我们试就上述三种分类法再参照别的分类法加以讨论。

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1]。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为五言、七言两类。

(一)古体和近体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在唐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因而,所谓依照古代的诗体,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但是,诗人们所写的古体诗,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我们可以说。凡不受近体格律的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乐府产生于汉代,本来是配音乐的,所以称为"乐府"或"乐府诗"。这种乐府诗称为"曲"、"辞"、"歌"、"行"等。到了唐代以后,文人摹拟这种诗体而写成的古体诗,也叫"乐府",但是已经不再配音乐了。由于隋唐时代逐步构成了新音乐,后来又产生了配新音乐的歌词,叫做"词"。词大概产生于盛唐。在乐府衰微之后,词产生之前的一个过渡时期,配新乐曲的歌辞即采用近体诗。像王维的《渭城曲》、李白的《清平调》,都是近体诗的方式

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律诗有以下四个特点:

a、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b、押平声韵;

c、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

d、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长律。长律自然也是近体诗。长律一般是五言的[2],往往在题目上标明韵数,如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就是三百六十字;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就是一千字。这种长律除了尾联(或除了首尾两联)以外,一律用对仗,所以又叫排律[3]。

绝句比律诗的字数少一半。五言绝句只要二十字,七言绝句只要二十八字。绝句实际上可以分为古绝、律绝两类。

古绝可以用仄韵。即便是押平声韵的,也不受近体诗平仄规则的束缚。这可以归入古体诗一类。

律绝不但押平声韵,而且依照近体诗的平仄规则。在方式上它们就等于半首律诗。这可以归入近体诗。[4]

总括起来说:一般所谓古风属于古体诗,而律诗(包括长律)则属于近体诗。

乐府和绝句,有些属于古体,有些属于近体。

(二)五言和七言五言就是五个字一句,七言就是七个字一句。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言古诗简称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言律诗简称七律;五言绝句简称五绝,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古风分为五古、七古,这只是大致的分法。其实除了五言、七言之外,还有所谓杂言。杂言指的是长短句杂在一起,次要是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其中偶然也有四字句、六字句、以及七字以上的句子。杂言诗一般不别立一类,而只归入七古。甚至篇中完全没有七字句,只需是长短句,也就归入七古。这是习惯上的分类法,是没有甚么理论根据的。

第二节 律诗的韵

我们先讲近体诗,后讲古体诗,这是因为彻底了了解了近体诗之后,纔能更好地了解古体诗。第一,古体诗既然是以不受近体诗格律的束缚为其特征的,我们就必须先晓得近体诗的格律是甚么,然后能晓得甚么是古体诗。第二,自从有了律诗以后,古体诗也不能不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要先了解律诗,然后能晓得古体诗所受律诗的影响是甚么。

在这一节里,我们先谈律诗的韵。

古人写律诗,是严格地依照韵书来押韵的。韵书的历史,这里用不着详细叙述。清代一般人常常查阅的《诗韵集成》、《诗韵合璧》等韵书,不但可以说明清代律诗的押韵,而且可以说明唐宋律的用韵。一般人所谓"诗韵",也就是指这个来说的[5]。

诗韵共有106个韵:平声30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律诗一般只用平声韵[6],所以我们在这一节里只谈平声韵;至于仄声韵,留待下文讲古体诗时再行讨论。

在韵书里,平声分为上平声、下平声。平声字多,所以分为两卷,等于说平声上卷,平声下卷,没有别的意思。

上平声15韵:

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15韵:

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三盐十五咸

东冬等字都只是韵的代表字,它们只表示韵母的品种。至于东冬这两个韵(以及其它相近似的韵)在读音上有甚么分别,现在我们不需要追查它。我们只须晓得:它们在最后的时候可能是有区别的。后来混而为一了,但是古代诗人们依照韵书,在写律诗时还不能把它们混用。起初是限于功令,在科举应试的时候不能不恪守它;后来成为风气,平常写律诗的时候也恪守它了。在《红楼梦》里,有这样一段故事:林黛玉叫香菱写一首咏月的律诗,指定用寒韵。香菱正在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的时候,探春隔窗笑说道?菱姑娘,你闲闲吧。"香菱怔怔答道:"闲字是十五删的,错了韵了。"这一段故事可以说明近体诗用韵的严格。

韵有宽有窄:字数多的叫宽韵,字数少的叫窄韵。宽韵如支韵、真韵、先韵、阳韵、庚韵、尤韵等,窄韵如江韵、佳韵、肴韵、覃韵、盐韵、咸韵等。窄韵的律诗是比较少见的。有些韵,如微韵、删韵、侵韵,字数虽不多,但是比较合用,诗人们也很喜欢它们。

现在我们举出几首律诗为例:

送魏大将军(一东)

[唐]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欠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喜见外弟又言别(二冬)

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筹笔驿(六鱼)

[唐]李商隐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元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不足

终南山(七虞)

[唐]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峯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外宿,隔水问樵夫。

钱塘湖春行(八齐)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古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诱人眼,浅草纔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月夜忆舍弟(八庾)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送赵都督赴代州(九青)

王维

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

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咏煤炭(十二侵)

[明]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五律第一句,多数是不押韵的;七律第一句,多数是押韵的。由于第一句押韵与否是自在的,所以第一句的韵脚也可以不太严格,用邻近的韵也行。这种首句用韵的风气到晚唐纔相当普遍,宋代更成为无意识时髦。现在试举两个例子: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山园小梅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这两首诗用的都是十三元韵,但是杜牧《清明》第一句韵脚却用了十二文韵的"纷"字,林逋《山园小梅》第一句韵脚却用了一先韵的"妍"字。这种首句用邻韵的情况,在王维、李白、杜甫等盛唐诗人的律诗里是少见的。

以上所述律诗用韵的严格性,只是为了说明古代的律诗。今天我们如果也写律诗,就不必拘泥古人的诗韵。不但首句用邻韵,就是其它的韵脚用邻韵,只需朗诵起来谐和,都是可以的。

网上优惠价

日本皓齿清牙膏

斯柯达头枕腰靠

足舒保健乳膏

全自动鱼笼

药磁枕

迷你电磨机

一分钟快速入眠

手机变3D影院

明大夫明眼贴

儿童机器人

西医按摩走毯

亲恩白转黑

移动降温喷雾

可卷的移动钢琴

可折叠无人机

科技智能运动手环

图书

本皓齿清牙膏

三希堂法帖

莎士比亚

诗经

墨菲定律

微表情心理学

朗读者全八册

国富论

鲁迅全集

儿童心理学丛书

中天中华经典故事

水浒传连环画

明朝那些事儿

小学生必备工具书

华食疗大全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聊斋志异

诗宋词元曲西医四大名著

王羲之书法集

中华名案

朗读者八册

三十六计 孙子兵法

 少年版史记 

宋词名篇鉴赏

风趣的数学故事

21世纪资本论

诸子百家

哈佛家训全书

中华书法全集

中国通史

三体三部曲

南怀瑾选集

人生修行五部曲

中国古代野史

国学常识、国学经典、

国学精粹一本通

汉声数学图画书

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华食疗大全

中国成语大会

家庭医生

世界十大名著

唐宋八大家

山海经

《唐诗300首》和《宋词300首》

大师经典散文全集》(14册)

周易

淳化阁帖

中华书法全集

世纪三部曲

2000个思维游戏

中国诗词大会

《我们》 +《1984》 +《美丽新世界》+

《百年孤单》 +《霍乱时期的爱情》五本同售 

三十六计

史记

资治通鉴

菜根谭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徐志摩诗选

和平与和平

成语故事

礼仪全书

世界未解之谜

写给儿童的中国地理

写给儿童法人中国历史

鲁滨孙漂流记

中国四大名著

王阳明全集

世界名著精选

曾国藩

小故事大道理

唐诗宋词元曲

小人书

神话故事

水浒传

岳飞传

兴唐传

聊斋

三国演绎

西游记

东周列国志

红楼梦

万物书馆

专辑原创首发:现代诗3-5首;古韵10首以上

三种投稿方式: 

微刊底部【写留言】发作品     

投稿邮箱:1978227900@qq.com

主编四世同堂微信:sstt500609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网页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