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小学112首必背古诗》之二年级14首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小学精华知识提炼》系列之第四期《背会这306首,小学诗词不用愁》

《小学精华知识提炼》由百帮客倾力打造——让知识系统化,让学习更高效。

《小学112首必背古诗》之二年级14首选自百帮客精编《背会这306首,小学诗词不用愁》。

《背会这306首,小学诗词不用愁》精心整理汇编了112首小学课内必背古诗词和194首课外补充应背古诗词。每首诗词都有注音并配有释义,注音和释义都经过了认真校对;每首诗词都注明了作者、年代和体裁,并对作者的次要信息进行了总结;同时还对诗词的赏析和创作背景等内容进行了整理,协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每一首诗。

为了便于学生系统化学习和掌握,《背会这306首,小学诗词不用愁》按年级和课外补充共分成了7个部分:

二年级上册7首

014 《梅花》〔宋-王安石〕〈五言绝句〉

此诗前两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后两句写梅花的清香,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意味其才华横溢。亦是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示那些像诗人一样,处于艰难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的人。全诗言语朴素,写得则非常平实内敛,却自有深致,耐人寻味。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春,王安石罢相。次年二月,王安石再次拜相。熙宁九年(1076),再次被罢相后,心灰意冷,放弃了改革,后退居钟山。此时作者孤单心态和艰难处境与傲雪凌霜的梅花有着共通之处,遂写下此诗。

015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七言绝句〉

《小儿垂钓》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诗写一“蓬头稚子”学钓鱼,“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向小儿招手,想借问打听一些事情,那小儿却“怕得鱼惊不应人”(怕惊了鱼而不置一词),真是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形神兼备,意趣盎然。

016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五言绝句〉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该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县的主簿,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这首诗是作者三十五岁时写下的。也有说法是这首诗乃朱斌所作。

017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七言绝句〉

018 《江雪》〔唐-柳宗元〕〈五言绝句〉

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客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单,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由寒冷的江心垂钓。

此诗作于柳宗元谪居永州期间(公元805年—815年)。唐顺宗永贞元年(805),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集团发动的永贞革新运动,改革很快失败,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流放十年。险恶的环境压迫,并没有把他压垮。他把人生的价值和理想志趣,通过诗歌来加以展示

019 《夜宿山寺》〔唐-李白〕〈五言绝句〉

这首《夜宿山寺》,一般认为是李白的作品,在湖北省黄梅县所作,写的是黄梅县蔡山峰顶山的江心寺。但也有不同看法。《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3月所刊载的李德书的文章《李白〈上楼诗〉与〈题峰顶寺〉、〈夜宿山寺〉考辨》认为,李白在湖北黄梅县所写的诗是《题峰顶寺》,诗句是:

020 《敕勒歌》〔南北朝〕〈北朝民歌〉

这首民歌,勾勒出了北国草原绚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言语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

《敕勒歌》的诞生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的北朝时期。由于漠南地区当时次要是敕勒人聚居的地方,他们把漠南一带称为“敕勒川”。著名的《敕勒歌》,是北齐时敕勒人的鲜卑语的牧歌,后被翻译成汉语。

二年级下册7首

021 《村居》〔清-高鼎〕〈七言绝句〉

诗人晚年蒙受议和派的排斥和打击,壮志难酬,于是归隐于上饶地区的农村。在远离和平前线的村庄,宁静的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遭到田园氛围感染的诗人心情愉悦写下此诗。

022 《咏柳》〔唐-贺知章〕〈七言绝句〉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诗人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歌咏了早春嫩柳的诱人风姿,称颂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023 《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唐-白居易〕〈五言古诗〉

《赋得古原草送别》共两首,二年级下册选了其一。这首诗为试帖诗,命题“古原草送别”。草与别情,似从古代的骚人写出“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的名句引来。此诗写出了“古原草”的特色而兼顾送别之意,还写出了新意。诗人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唐德宗贞元三年(公元788年),作者当时只要十六岁。此诗是应考习作,按科考规矩,凡限定的诗题,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类似

024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七言绝句〉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共两首,二年级下册选了其二。这两首诗通过描写六月西湖的美丽景色,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林子方的眷恋之情。其中第二首广为传诵,首二句以“毕竟”二字领起,一气而下,既协调了平仄,又强调了内心在霎时擦过的独特感受。然后顺理成章,具体描绘这使他为之倾倒与动情的特异风光,着力表现在一片无穷无尽的碧绿之中那红得“别样”、鲜艳诱人的荷花,将六月西湖那悬殊于平时的绮丽景色,写得十分传神。诗的后两句是互文,文义上交错互见,使诗句既意韵生动,又凝练委婉

025 《绝句》〔唐-杜甫〕〈七言绝句〉

《绝句四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是组诗之纲,先写草堂,举其四景,再写诗人对生活的朴素要求,于平淡的写景叙事中寓含着诗人的淡泊心情;第二首诗写浣花溪,状其水势浩大,谓溪下有蛟龙,显示出诗人身居草堂而对成都局势的担心情状;第三首诗描写早春景象,四句四景,又融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在愉快明亮的景象内,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单无聊的失落之意;第四首诗赋写药圃,就药寄慨,描述药物出土发苗及枝柯的生长过程,并描绘其生长于隙地的根部外形。二年级下册选了其三。

公元755年,迸发“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公元763年,“安史之乱”结束。结束之后第二年,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026 《悯农》(其一)〔唐-李绅〕〈五言古诗〉

《悯农》共两首,一年级上册选了其二,二年级下册选了其一。这首诗具体而抽象地描绘了四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

027 《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五言绝句〉

这首诗好似一幅速写,作者抓住了那倒映在水中的渔火化作满天星星的片刻,几笔勾勒,立即捕捉住了这转眼即逝的景物。这首诗又好似一幅木刻,在漆黑的背景之上,亮出一点渔火,黑白对比,反差特别鲜明。

每个知识点,都是小百精心归纳、总结、整理出来的。小百出品,必是精品。

如果觉得《小学精华知识提炼》系列内容还不错,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百帮客并分享。好东西,就要让更多人晓得

欲获取相关配套练习(习题),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百帮客的相关动态消息。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