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1949年柳亚子连夜写高水平诗,毛主席回首更牛的,其中7字太高明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我们晓得,毛主席的诗词造诣是很高的。这也就注定了,能与他对得上诗的人屈指可数。不过,他还是有几个出了名的诗友的,比如本期笔者要跟大家说的柳亚子先生。

柳亚子出生于书香门第,家学渊博,从小就喜欢读古诗词。毕业后,他不断从事文学创作相关的工作,写下了大量诗篇。柳亚子很喜欢毛主席的诗词。1945年,主席飞抵重庆参加谈判,柳亚子看过《沁园春.雪》后,赞赏不已,称之为“千古绝唱”,称水平不输给古代名家。

从那时候起,他对主席的诗词就相当服气了,两人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毛主席还邀请柳亚子到北平共商大业。柳亚子和郭沫若等人都到了后,主席还专门举行宴会。

可是,就在宴会结束后不久,3月28日夜晚,柳亚子却觉得心情有些烦闷。甚至,还想到了要归隐回乡。对于其中的缘由,现在也是有多种说法。不过,柳老是一个文人,当时各项工作也是千头万绪,难免遇到一些工作上的困难,一时有些受挫也是很正常的。于是,一向说话很直的他,便写下了这样一首七律,呈给毛主席:

《感事呈毛主席》

开天辟地君真健,说项依刘我大难。

夺席谈经非五鹿,无车弹铗怨冯驩。

头颅早悔平生贱,肝胆宁忘一寸丹。

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

柳亚子毕竟是一个诗词高手,抛开其中的消极观点,这首诗从文字上来说显然是一首高水平之作。

此诗有几大特点:首先,连续用了多个典故,而且每一个都用得挺有水平。比如最初一句用了东汉严子陵隐居于陵滩的典故,表示自己想归隐。其次,平仄格律是很工整的,这一点对现代人来说是挺难得的。

此诗很快被送到了毛主席手上,他一看就表示:“我这位老诗友的倔脾气又上来了。”由此话来看,毛主席是很了解柳亚子的。他晓得如果不劝抚好柳亚子的情绪,显然会影响他将来做好手上的工作。

既然是诗友,那劝对方自然就应该用唱和诗的方式,于是主席在百忙中写了首唱和七律。这首诗无论是从格调上、意境上,还是从字句上来看,水平都更牛。我们来读一下全诗: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从诗句上来看,毛主席称对方为“先生”,可见对这位诗友是很尊重的。诗的前4句,主席写的是本人和柳亚子的3次交往过程。

开篇表示他们初次相识是在广州,那时两人一起品茗畅谈,就已经成为了知己。接着说两人1945年在重庆见面时是在秋天,那时候柳亚子向主席求诗。三、四两句,指的是两人在北平相见。主席年轻时离开北平,31年后才回到这旧都,在这里和柳亚子再聚。

以上4句,都是谈两人的交情。可见在劝慰柳亚子时,毛主席完全是一个诗友的身份,没有任何架子,足见其气度。

五、六两句,相信大家应该很熟悉,其中“牢骚太盛防肠断”7个字写得太高明,如今仍时常被我们用在生活里。这两句是告诉柳亚子,人生难免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不断发牢骚是没用的,要放开眼界看这个世界。

最初的落笔,其实是针对柳亚子原诗的最初一联。柳亚子说要归隐,于是主席就告诉他,不要嫌昆明湖的水太浅了,在这里赏鱼其实别有一番意境。很显然,这是在挽留柳亚子。

和柳亚子的原诗一样,主席也用了典故,而且把古今作了一个对比,写得更有深意。而更重要的是,主席看问题更有眼界,劝人也抓住了要点。柳亚子读完这首回诗后,豁然开朗,一下子就转过弯来了,对主席也是深表感激。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来读毛主席这首诗,仍能遭到启迪。不是吗?欢迎讨论。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